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六六章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第2/4页)

对缺乏乐子的齐国贵族来说,此行便是一次秋日远游,实在是日后与人扯淡时地绝好谈资,那十万八万两地银子,倒还在其次。他们并不担心秦军会变脸绑票……因为按照协议,他们只消把秦军一干人。送到羊肠坂军营即可,那里是秦齐对战的最前线。有五万齐军精锐据险驻扎,还怕秦军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而秦雷之所以要这些王公随行,一来是为了免于被齐国军民在沿途骚扰,要是被搅得日夜不宁、寝食不安,恐怕千里路程走下来,部队变成了空架子。还谈什么战斗力?

二来也是为了给这些齐国贵族增加一段经历……敌人终归是敌人,秦雷并不奢望通过这一路上地相处。便可以把这些人变成‘亲秦派’。但有了这段经历,这些人的心理一定会悄然发生变化。如果有一日秦军真的兵临成下,将上京城再次包围,这些人的意志便不会那么坚定,有可能会给秦雷可乘之机……在目前看来,这是一步闲棋,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人无法看穿。

‘对于坚固的堡垒,从内部攻破是最好的办法。’此乃秦雷的信条。

“未雨绸缪,胜过临阵磨枪。”这是秦雷地另一个信条。

因此秦雷也用最高的规格招待这些人,一路上宝马香车、美酒飘香,遍览大齐山川河岳,令诸位王公颇有些乐而忘返。

在这样高档次地护送下,一路上海晏河清,太平无事。半个月便行完了千里路程。来到了位于太行山麓的长治府壶关县境内。此时已是十月初冬,北风卷地、草木枯萎,夜里已经开始结冰了……

大军便在壶关县外驻扎修整,准备踏上归国前的最后、也是最凶险的一段路程——壶关大峡谷。

壶关峡谷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全程皆是悬崖峭壁。除了细如咽喉的羊肠小道、便是悬于陡壁上的桥梁栈道,其凶险程度不亚于蜀道之艰难。有曹丞相的诗为证: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向来牛气冲天、小看天下英雄地孟德兄,在率军西征,攻打盘踞在壶关一带的高干时,竟然毫不掩饰地发出了‘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的悲叹,可见壶关峡谷之险。逾越天堑之难。

而今秦雷。也站在了这令千古枭雄痛苦难捱的峡谷外。岁月匆匆,千年以降。曹公和他的霸业已被风吹雨打去,但险峻的道路、恶劣的环境、甚至是寒冷地气候,却一样都没变。

……

站在营地之中,凝望着远处莽莽的群山,想着未可知的前路,秦雷轻叹一声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此道前路之难也!”

“王爷何须多虑。”身边将领宽慰道:“有那么多的齐国王公与我们同行,还怕有什么乱子不成?”

缓缓摇头,秦雷扶着腰间的宝剑,沉声道:“前日接到密报,齐国上将军辛稼奘,已经奉赵无咎之命,在半个月前赶到羊肠坂,接掌了齐国峡谷战线的指挥权。”说着叹口气道:“你们说这个调令地意义何在?”

“如果仅是守住门户,只需下令守将严加防守便可。”杨文宇轻声道:“把个上将军派过去,恐怕所图匪浅啊!”

“图什么?”大皇子也在边上,眉头紧锁道:“赵老贼显然贼心不死,不想让我们这么轻松的回国呀!”

“难道他不顾及那么多王公的性命了?”车胤国难以置信道。

“虽然赵无咎行事肆无忌惮,”罗云摇头笑道:“但葬送融亲王那些人,他还是不敢的。”这些王公囊括了齐国诸家豪门大阀,赵无咎怎会一并开罪呢?

点点头,秦雷淡淡道:“孤王把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推,不是请他们游山玩水的。”

“但齐军要是铤而走险怎么办?”秦雳沉声问道:“峭壁栈道绝不缺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他们可以埋伏一支劲旅于壶关和羊肠坂之间,一欸观察团离去便发难。仍可将我军悉数留下。”

秦雷点头笑道:“大哥所虑极是。”一想到可能被阻于悬崖峭壁之上,众将不由心惊胆战,一个个面色凝重起来。

秦雷却把脸转向了巍巍太行,望着黛青色的山峦,没有再说话。

见气氛有些沉重,秦雳便挥挥手道:“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众将虽然心里没底。却也只好纷纷施礼离去。

……

待众人走净了,场中便只剩下秦氏兄弟二人。

秦雳走到秦雷身边站定。陪着他一齐望远山,直到脖子酸痛,才低声笑道:“你这是望穿秋水呢?”

秦雷摇头道:“不,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