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辽东军的打算(第3/3页)

“敌人强不强,靠猜是没用的,打过了才知道。”然而,毕肃却摇了摇头,没有采纳黄昌国的意见,“昨天那一次交手,不过是互相试探了而已,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伤亡,但是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撤了回去,并没有伤筋动骨,现在敌军的主力应该还在墙后面窥探着我们。”

“就跟我们一样。”黄昌国点了点头,“这倒也没什么吧?我们兵精粮足,武器也强过他们,后方有战舰支援,这里已经是固若金汤了,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打乱我们的部署的。”

“安心呆在这里就好了吗?难道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呆呆站着什么都不做,就是我们大汉军队的作风吗?”毕肃不以为然,然后突然拿着望远镜往前重重一挥,“不,我们不能就这样站着等着敌人从容部署,我们要去打他们,要让他们无法占据主动——大汉军队,绝不能让敌军占据主动,不然我们不成了军内的笑话?”

按照原本的计划,在博多湾登陆之后,登陆的军队要防备敌军有可能的偷袭和反击,巩固住登陆场,给大军保住一个后续的兵员和运输的场地,并且吸引长崎幕府军的支援,为后续的作战创造良好的条件。

而大汉军队的主力,则掉头南下,去袭取长崎地区,并且一路向内陆进军,尽快歼灭九州岛上的幕府军主力,然后肃清残余敌对势力,将九州收入到囊中。

按照计划,博多湾的大汉军队应该今天修整,明天才是试探性地进攻正面敌人的时候——到了明天,长崎地区大汉军队的作战顺利与否就应该有消息传达过来了,到时候视情况来决定博多湾部队是独自北上切断九州岛和本州岛的联系;还是南下策应,支援其他部队对长崎地区的进攻。

可是毕肃现在这话,显然是和这个计划有违背之处的,眼下长崎那边虽然有消息说作战还算顺利,但是并没有传来赵帅新的进军命令,北上和南下还没有定论,如果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和赵帅的计划相抵触。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黄昌国有些迟疑了。“团正……这恐怕有点不好吧?这和赵帅的指令有些不大相符。”

“这是我作为团正的判断。”毕肃镇定地回答,“大军在外,最忌讳的就是拘泥于之前的作战计划,不知道因为局面的变化而变通,做不到临机应变还打什么仗?我现在是团正,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我理应照现在的局面来考虑我们之后的战略。长崎那边虽然还没有传来赵帅的命令,但是至少现在传过来的消息也是说一片顺利,既然一片顺利,那那边暂时就用不着我们策应,我们何苦还在这里静静等待,什么都不做?我们现在就是应该趁着敌军还在集结,马上进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团正说的倒是也有道理,可是……”黄昌国还是有些犹豫。

“黄参议,别忘了……我们是辽东军,是大汉第一军啊!现在别的团的弟兄们正在长崎吃肉,我们却在这里闲着,等着给人打下手,这传回去你让辽东军的弟兄们怎么看?又让天下人怎么看?”毕肃突然打断了黄昌国的话,“我没有怪赵帅的安排,赵帅是一军之主帅,他不能有偏私,至少表面上不能偏私,相反有什么好的立功机会他还要先摆给其他两个团的弟兄们。但是我们不能只忍受这样的结果啊?我们得一刀一枪打出来,给自己立功,给辽东军挣出面子来!你想想,等待长崎打完,然后策应他们,和我们现在主动出击,打崩面前之敌并且一路进军击溃敌人,这两个结果,哪个对我们来说更好?”

当说到了辽东军的地步上的时候,黄昌国终于也明白了毕肃的用意。

是啊,随着辽东战事的逐渐平定,辽东军的功勋已经达到了顶点,但是危机也骤然出现了,因为没有大仗可打,所以辽东军现在的功勋再也比不上其他各军了,现在军内上上下下都有些焦灼感,盼着找到机会好好表现表现,让辽东军新一代的将领有机会挤上去,不至于让辽东军的地位旁落。

现在征伐日本正是辽东军盼了很久的好机会,毕肃又怎么可能甘心给其他两个团的人打下手?一旦判断博多湾这边面对的压力不大,他就打着要直接进军好好表现辽东军精锐武力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