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黑云压城(第2/3页)

晏碧云叹息道:“苏锦,不是奴家多嘴,你行的这是一步险棋呢,你去说服郎少东家奴家倒没什么意见,正好郎少东家被朱知府惩戒,而商会众人又不为他撑腰,显然这个时机须得利用上;可是你要他将陈老根和信件的消息透露出去,这可是很危险的。”

苏锦道:“我知道,当我准备实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就已经预见到隐藏的危险了,但其实那正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

晏碧云蹙眉道:“你的目的?”

苏锦点头道:“正是,我其实对于朱世庸篡改粜粮记录之事并不感兴趣,不管怎样,朱世庸是将庐州粮务办的毫无纰漏的,即便是他混淆日期,给予屯粮之商以期限之前的价格,但是毕竟粮务并未崩坏,这件事即便是查出来上报上去,对朱世庸来说并非致命打击;最多是小小责罚一番,甚至在京中有人帮着说话的情况下会功过相抵平安无事,那岂是我所能容忍的。”

晏碧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朱世庸的致命之处便是故意派人送信泄露运粮机密的事了;可是你将这么重要的证据透露给朱世庸,你想过他该如何反应么?”

苏锦道:“自然考虑过,最坏的结果便是他不信,若他打定主意什么都不做,静观其变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陈老根的口供因为没有那封信的佐证也将会被视为攀诬;别看欧阳修信誓旦旦,此人可不会蠢到没有十足的证据便对朱世庸开火;原本我以为他为我隐瞒放粮之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得罪三司大人,二是我给他的筹码对他升官有利;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晏碧云道:“此话怎讲?”

苏锦道:“其实朱世庸的案子和扬州府那些已经调任外地的和冯敬尧有勾结的名单对他都没吸引力;他唯一顾忌的便是三司大人;若非你当日以死相逼,他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是绝对不会放过我的。”

苏锦伸手握住晏碧云的手,轻轻揉捏,看着她道:“谢谢你,你确实救了我一命。”

晏碧云见小娴儿在旁边,有些脸红,想抽出双手,但忽然又不想抽出来,任由苏锦握着,轻声道:“救你便是救奴家自己,还是那句话,你死了,奴家不能独活。”

苏锦笑道:“我明白,但没有你那天的话,欧阳修不会轻易的便答应,我给他的筹码根本就不够,他之所以接受,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他想的很清楚,惹得三司大人动怒,他的前程也就完了,在吕夷简和三司大人之间,伴随着相位争夺的白热化,已经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走,他想当墙头草亦绝无前途;无论是谁得了相位,他这个中间派的地位都很尴尬,所以他迫切期望找个靠山来依靠;他押宝到我的身上,便是因为他明白你我之间的关系,他保全了我,只要三司大人登上相位,他的好日子也就来了;这才是他真正保全我的原因,其他的一切都是烟雾。”

晏碧云细细思索了一番,轻声道:“你是担心他压根不会在朱世庸这件事上出全力?以免证据不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苏锦点头道:“这是肯定的,若有十足的证据他会立刻发动,但问题是他只有人证,而且陈老根实际上根本就没看过那封信,很容易便露出破绽来;他本该跟我一起来庐州搜集证据,可是我力邀之下他却选择去了寿州,说什么勘察王启年参奏我矫诏之事;看起来是在为我解困,实际上他只是想和稀泥,他知道我回到庐州跟朱世庸之间必有一番争斗,所以他选择了置身事外,我岂能让他如愿。”

晏碧云微微点头,她不得不承认苏锦的分析在情在理,欧阳修坐看虎斗,苏锦落败跟他无干,晏殊也不会怪罪到他的头上;朱世庸若是露出破绽,他会立刻将陈老根推出来,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分一杯羹;若欧阳修真的是这么想的,那这个人便太过阴险了。

“朱世庸跟我已经势成水火,黑七等人被掉包,之后被灭口,秦大郎一案死了仵作等数人,定然都是他所为。且不论这些我们没有证据的罪行,便是对我个人而言,我父之仇,以及秦大郎一案对我的陷害,再到阻碍运粮之事,以至于粮食被抢都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若不是他从中作梗,我岂能在扬州城惹上一身的麻烦,现在我身上被套了数宗大罪,矫诏放军粮乃至杀人灭口,这些帐要是算起来都要拜朱世庸所赐,我岂能容他。”

晏碧云见苏锦咬牙切齿脸上肌肉纠结,忙轻声安慰道:“莫要生气,莫要生气。”

苏锦道:“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将自己做的错事也怪罪于朱世庸,但朱世庸乃是起因,就像一挂鞭炮,朱世庸点燃了第一个,后面的不得不连环爆炸,若无拖延运粮之事,便无我开仓放粮之举,若无土匪劫粮之事,便无矫诏招安之罪,这一切都是连环相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身上的这些罪责每一件都能置我于死地,所以我岂能对他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