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4页)

听到妈妈的名字,小家伙马上就软和了眼睛,亮晶晶的跟老人说:“对的呀,你们是什么人啊,为什么来找我妈妈?”

声音甜丝丝的。

朱厂长的老心脏都给萌化了,笑眯眯的继续问:“小星星,我是你妈妈单位的同事,妈妈在哪里呀?”

可能是觉得朱厂长怎么看都不像是坏人,小星星往前头一指,小手指对准了倒座房就说:“那里呀!”

范晓娟还在加班加点。

算完了成本又在优化产品结构,忙的是不亦说乎。

当年参加中考,她都没投入过巨大的热情,可人总会碰上这么一回,等一抬头,发现时间已经八点多了,外头传来老人熟悉的声音:“妈妈在这里?”

原来呀,朱厂长这一回去,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想干成这事儿,于是拉着马向华就来范晓娟家这边来。

马向华跟范晓娟关系好,可她也是当初范晓娟生孩子的时候来过一回,两人走进胡同就迷了路,这是找了好久,好容易才找到她家里来。

问清楚来由以后,范晓娟就要倒茶。

“别倒了别倒了,这大晚上的我喝了茶怎么睡?”朱厂长乐呵呵的说:“刚才走在外面稍微看了一下,你这屋子整得好啊。”

朱厂长家里也是住的这种小院,不过他家是单门独院的,这些年也只是换了换家具,没有人会有这个魄力去从头到尾去翻修。

可要说住起来,当然还是各有各的好,既然是过自己家的日子,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说着话,范晓娟就领着两人往屋子那边走。

进了屋,打开了白色的电杠,屋子里面亮堂的跟白昼一样。

可真是讲究人儿,这年头这样舍得用电的可不多。

虽说也只有两间屋,可家里收拾的好啊,白色的墙面增加了视觉效果,显得屋子大,落地窗外面能透出来光,不但增强了采光,还显得敞亮,清一色原木色的家具,看着又舒服又大方,最吸引人的就是落地窗旁边放着的浅灰色的灯芯绒布料沙发。

款式不是市面上尝尝能见到的款式,可看上去就大方,比那些个花花绿绿的,画孔雀画雀儿包着假皮子的沙发都好看!

首先,至少从颜值上是征服了两人吧。

朱厂长对着那沙发看了很久,甚至很激动的说:“真的是咱们厂里的灯芯绒,真的是!”

可不是嘛,那一堆灯芯绒都放了好几年,还有些褪色了,要做成成衣卖都不太好卖,偏偏做成沙发,还跟这屋子挺搭挺好看的。

马向华笑道:“这沙发不错,要是咱们厂里投产,能不能卖一个给我。”

真不是开玩笑,她也喜欢。

她家里还都是老式的椅子,女儿每次回到家都会抱怨同学家里都买了新家具了,自己家几百年都是老样子。

这沙发要是摆在家里,怕是家具都要换一圈咯。

而朱厂长呢,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市场问题,两人往上面一坐,确实太舒服。

这要是下了班,往上面一躺,就不想起来了。

两人来之前也考察过市场,知道市面上差不多这么洋气的沙发,售价起码在一千块钱以上了,这样高价格的东西,也就现在年轻人结婚陪嫁的时候舍得买,像朱厂长这样的老派人物,哪里舍得花钱弄这个。

所以也就感慨几句舒服而已。

马向华感慨:“真不错,真不错,厂长啊,你看咱们欠薪也这么久了,是不是做一批出厂价内销,咱们先实惠实惠自己人。”

能够成本价处理掉库存,或者说能够让单位的资金喘口气,朱厂长就阿弥陀佛了。

旧成品还要赚钱,他可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还是颇有兴趣的坐下来,听范晓娟把她的计划讲了一遍。

“我家里这个沙发,说起来也很简单,也就是一套榉木的木架子,算了一下成本大概是一百出头,一个木匠一个工不到,这要是批量生产,木匠的工钱都可以省不少,另外就是灯芯绒跟海绵坐垫,这些的成本我刚刚算了一下……”

一个木架子一百来块钱,海绵和灯芯绒加起来不到二百,综合上企业运营的成本,木工的成本,一个沙发下来,成本居然不到三百五。

进入市场,如果卖到500-700这个区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要真说质量,咱们自己的做的那是实木的底子,而且厚实,海绵也是当初买来顶好的海绵,是很适合做沙发的那种,灯芯绒布料就更不用说了,比一般的布料都耐磨,而且看上去档次更高。

按照厂里面的库存数量,能够做出来大概一千来个沙发,先搬出成本来做做内购,再试试市场反响。

成本,跟外头卖的价格相差太多了。

这个数据如果还不够看,最后投入产出的数据就让朱厂长想都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