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6页)

哥哥好容易回来一趟,范晓娟也不刷题了,陪范晓军聊了一会儿,跟他说起老家房子的事,问他要不要一起翻修。

老家那边的房子是当初姥姥留下来的,后来姥姥跟着舅舅他们去了南方,舅妈们觉得这边地方太偏了,都不愿意要,就这样落到了范母手里头。

全家人,只有范母这一支人留在了京市。

当时范家子女多,宅基地面积也大,略略算了一下大概都有一亩地之多。

这些地,因为上面的房子塌了,后面拆迁就只按宅基地的面积赔了点钱,不像同村的人,宅基地拆迁以后好多人都发了大财,那是人嘴里酸溜溜的拆迁户。

错过了买胡同发财,也错过了拆迁发财,范晓娟觉得自己上辈子应该是被什么衰神附体了。

范晓娟:“现在农村地方大,翻修也不要什么手续,要不咱两一人凑点钱,盖个小楼房,家里宅基地面积大,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我现在还是农村户口呢,你的户口虽然迁出去了……不过你跟我盖在一处,剩下的钱我也给你留意个小院,就买在咱这附近,装修翻新我都给你弄好。”

老家那一块地方特别好,后来发展了起来,村民都盖成小楼出租,一个月租金都能收不少。

再后来拆迁了,那边赔房子的赔房子,拿拆迁款的拿拆迁款。

她的那一块宅基地,当初母亲没说给谁,因为她的户口在农村,宅基地就写着她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前世拆迁也是只给她一个人户头上补钱。

也不知道范晓军后来知道这事了,会不会觉得嫁出去的闺女吃里扒外便宜了夫家人。

范晓军觉得天降好事,必有灾殃,兴趣缺缺的说:“你自己看着办。”

说是自己看着办,那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外人看了,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范晓娟喜滋滋的:“那我就安排去了,可是我手里头没钱……”

范晓军:“……”

范晓娟掰着手指头跟他算:“胡同里面的房子呢,大概是四万块钱能够买一个一进院,更小一点的便宜,可也不好住,就我现在这么大的院子占地一百五十方,还有个小院子,以后你回京市了也有地方落脚。农村是咱们的根,也得盖房子吧,盖好大概三万块钱吧,装修可以慢慢弄,就是要找你借一万五,后面你装修的时候就我给你掏钱,多退少补,你看怎样?”

“……”

这就叫跟你一起“凑钱”盖房子。

范晓军抬头看着眉飞色舞的妹妹,没说话。

范晓娟也知道哥哥很为难,不过她确实拿不出这钱出来,张烨那里还有一万块钱的投资款,打算用韩江下半年的学费,加上她这几个月店里的分红抵,左右商铺还没找到,装修也要耗一些时间,她的这一万块钱就匀匀的投在装修款里,张烨觉得也行。

投资了店铺,要去老家盖房子就有些拮据了。

从这里得出来灵感,那找范晓军再借一万五,反正房子也还没买呢,装修起来也慢,一点点的填补就行就行了。

范晓军看着妹妹,突然觉得她脑子好像变灵光了。

以前韩江他家里人难缠,他其实不太想要妹妹跟他有过多牵扯,可一个爱嫁,一个要娶,他这个当哥哥的什么话都说净了,不起什么作用,范晓娟还跟他肉眼可见的疏远了。

兄妹两个正热热闹闹说着话,韩江推开门进来了。

范晓娟:“哟,回来了,哥哥今天来了,我留他在这里住一晚。”

“大哥回来住多久?”

“大概半个月。”

“那你多陪陪娟子,这些年你在外面,她没少念叨你,家里头还有啤酒没,我跟大哥喝一杯。”

有活上门,韩星辰忙跑到冰箱里面去拿啤酒。

家里刚买了冰箱,只要是涉及到打开冰箱的活,她愿意一力包揽。

“给,爸爸!”

“乖闺女。”韩江走进厨房翻出两个玻璃杯,就倒了两杯啤酒,跟范晓军一人一杯喝着。

“韩江,有个事情我想找你打听一下,你从小在兴县长大?”

“是,听娟子说,大哥你是去兴县公干,早知道就该跟我说啊,我在兴县待了很多年,我该找人招待招待你的。”

“有个事找你打听一下,兴县姓韩的人多吗?”招待其实大可不必。

韩江刚想开口,外头传来了乱糟糟的脚步声,两人齐齐往外面看去,这个时候天还未见全黑,外面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首先进门的是韩家老太太,她一马当先,先是一棍子敲在家里那颗大树底下的桌子上,桌上本来还摆着几个盘子,顿时叮叮当当的掉到地上乱飞乱转。

后面跟着腿脚不好的韩老头和韩海。

彭彩兰跟韩兰兰倒是没看见。

韩老太太在外面就开始嚷嚷:“这个世道怎么了,当儿子的不养爹娘,还有心情跟人在这里喝酒,这要是在过去,大队部都能批D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