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页)

出了大街,看到有人卖棉花糖,一群孩子围着卖糖老人,韩星辰嘴里发出“咦”的一声,小手手攥紧了奶奶的衬衫边缘。

“要吃吗?”袁桥把脚往地上一蹬,停在马路边上,看见好多孩子举着两毛钱,拍着队乖乖等。

不过这会儿卖棉花糖的不多,孩子们能吃的零食也稀罕,韩星辰就乖乖点点头。

袁桥把车放在马路边上,牵着韩星辰去排队,等了很久才买到一个棉花糖。

吃完了棉花糖才回家,袁奶奶站在菜园子里头。

老人今年刚过了八十五,身体硬朗的很,在家还能种菜,秦老这边的小院子里的菜园子就是她打理的,她回了儿子家住,袁香帮着除除草,这会儿她在检查袁香的工作,看看有没有怠慢她的宝贝菜园。

所以袁桥一停下车,韩星辰虎头虎脑的冲过去的时候,刚好看见老人拿着小铲子在给种子苗松土呢。

韩星辰知道太姥最近住在这里,跑过去就叫人了:“太姥儿。”

袁奶奶年纪大,可眼不花耳不聋,非常喜欢小辈:“哟,这是咱们小星星呀。”

她记性不太好了,又从口袋里面摸红包:“给你红包,拿着买笔买本子,好好读书为主席做贡献啊。”

这几天都在收红包。

太姥这个习惯真是太好了,每次见面都有红包拿。

韩星辰看了看太姥,又看了一眼奶奶,看见奶奶的眼神是赞同的,就跑上前把红包接了下来,进屋偷偷拆开了看,是一张大团结。

老人子孙后代多,一般就包个十块五块的。

上次看见韩江,包的是五块。

给韩星辰,就是十块。

人老了,消费观也跟不上时代了,这年头长辈给晚辈包红包,至少也要五十呀,也只有韩星辰不嫌少,乐颠颠的收下钱,还跑出去抱了太姥儿一下,在老人脸颊上亲了一口。

袁奶奶就可高兴了,跟个小孩子一样跟袁香讲:“小香,我怕是没那么快死,你看刚刚小星星还抱我,还亲了我呢。”

老人老了就迷信,被孩子们喜欢着的老人,是不会那么快死的,因为人到了暮年,身上会有一种病气,小孩子怕这些。

袁香也捧着她:“是啊婶婶,您还能活到一百岁呢。”一百岁在正常人眼里都是高寿了。

老人家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百岁怎么够,只有十五年了呀,这都看不到咱们小星星结婚了。”

袁香:“……”

韩星辰蹦蹦跳跳去找爷爷了。

秦老在炸焦圈,看见孙女来,夹起一个晾好的放她嘴边。

家里头以前过得节省,范晓娟很少会做油炸的东西,当然薯条酥肉那次是例外,孩子嘛是越吃的少就越稀罕,韩星辰就很喜欢吃油炸的。

一边啃着焦圈儿,一边跟爷爷显摆刚刚太姥儿给的红包。

秦老眯着眼睛,心里隐隐有几分不安:“又是谁给的?”

太姥也太好了,每次见面都给红包,小娃娃最喜欢了:“太姥儿给的呀。”

咔呲咔呲真好吃。

秦老叹了口气。

这几天韩星辰天天来,可老人家每次都不记得,他没记错的话,这孩子来几天就给了几次红包,等她一走,袁奶奶就跟他说:“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重孙女,长得可真好看啊……”

袁桥挺较真,每次都要跟她理论,说韩星辰都见过她好几次了。

结果袁奶奶还是不记得,第二天就彻底忘记这茬了。

等下袁桥肯定又要爆炸了,人有时候不是故意忘记的,她只是生病了。

后来吃完了饭,袁桥就跟秦老嘀咕:“我妈这记性是越来越差了,怎么每次看见星星都给她红包,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啊……”前几天还好好着呐。

秦老说:“你知道她老年痴呆还要跟她吵架?”

袁桥坐在床边抹眼泪:“以前惦记着小江的事,她一直好好的,怎么小江一找回来,妈妈又生病了呢。”

她知道妈妈这是记挂着她,怕她扛不住,一颗心就总悬着。

等她的梦圆满了,老人这个绷着的神经也松懈了下来。

就跟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突然休息了一样,一下子就不行了,袁桥也知道母亲年事已高,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差,可还是跟自己气上了,跟母亲也较着劲。

袁奶奶哪里知道呢,还私底下跟秦老嘀咕:“桥桥这脾气也忒不好了些,这要是我儿媳妇,我得揪她耳朵……”

直到很久以后,韩星辰才弄懂老年痴呆是什么意思。

太姥年纪越来越大了,总有个零部件会坏,老人身体机能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记忆里日渐衰退,人苍老的速度是以量变的速度递增的,也许很多人几十年都没什么毛病,一旦出现什么毛病,衰老的速度很快。

太姥是个很健康长寿的老人,这几十年时间都没病,怎么一下子就病了呢,糊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