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页)

——————

范晓娟把家里头的事情搁了搁,老房子那里的事情请了个设计师来弄,跟设计师沟通了设计方案以后,按照张烨说的先把地基打好。

六百多平的土地呢,她自己一栋,范晓军一栋,两栋楼面对面的盖着。

中间的一块地方公用,两栋房子共用一块小花园。

一边楼差不多是两百多平的占地面积,按照范晓娟的要求,每户都是独立的厨卫,房子其实很小但是五脏俱全,每户都有暖气片、自来水、厨房卫生间。

两栋楼盖好,至少也要二十万!

投入这么大,算了一下投资回报比,一层楼有十套小套房,六层楼就是六十套,就算一套房租个五十块钱,一个月收租都有三千块,一年就是三万六!

两栋房子就是七万二。

三年就能回本?

五十块钱的租金在九十年代初期简直不敢想象,但是房子从下地基,到打框架,到装修盖好工期至少三年,到一九九四年,这个价格就不贵了。

人工一天天涨价,房租工资也都会涨。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房租涨得不要太快好不好。

本身两栋房子也不需要这么多钱,但是范晓娟设计的公寓,每套小房子里面的厨卫都是独立的,电路设计的也比较超前,额外留了以后要安装大功率用电器的电线在里面。

消防做的也比一般的民用房到位。

这并不是她菩萨心肠。

曾经她一个朋友盖了房子,结果因为预留插头不够,攻略也不够连空调都带不动,家里面动不动就烧保险丝,后来不得的大规模翻修,也是掏了很多钱再完善。

预算做好以后给范晓军说了。

那头沉吟了一下,很快给了她答复,钱的话不是问题,范晓军手里头还有些钱。

做完了这些又麻溜给范晓军找了个小院,刚好那家人要移民,那套房子不如她家的大,一共三万五一分不少,过去瞧房子的不少,可都想掐点儿价格,范晓娟过去一看,户型并不怎么周正,跟胡同里面大多数住了很多年的小院一样,屋子又破又旧,如果不是这个地段值点钱,这房子压根就不能住人。

可好多人就是这样省着省着过了一辈子。

这种院子跟四合院压根就没什么关系了,单纯只是地段好,以后上哪都方便,好在范晓军要求并不高,而像范晓娟家这么周正的小院并不好找,两进院又太贵,马教练当初买的就是这种小院子。

等过户手续一办完,政府要集中供暖的消息就传了来。

虎子妈一大清早就奔了过来,敲开范晓娟他们家门,一进门瞧见正在院子里扫地的老太太,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

范姥姥来这里住,深居简出的,虎子妈不认识她。

还是韩星辰听到了动静跑出来,看见虎子妈就叫了一声婶子。

虎子妈干咳一声:“哟,小星星,你没出去呀。”

前段时间韩家那事儿整得沸沸扬扬的,邻里间谁都知道了范晓娟现在有个将军公公,还有一个当桥梁设计师的婆婆,小星星现在也不是没人管的孩子了,经常都在大院里待着。

平民百姓么,总对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充满了向往。

虎子就经常打听,那将军爷爷会不会骑马打仗什么的。

韩星辰手里头拿着乒乓球拍,她刚刚在跟爸爸的学员过手呢,这半年来她的水平突飞猛进的,现在都给马教练当助教,帮着教学员们练球,有时候她也会拉着水平不错的学员跟她对打。

因为韩江这里两个教练的水平都不错,而且平常学员可以免费用乒乓球台练球,学习环境比一般的教球的散装教练可好上不少,最近学员人数也是日益上涨。

“没有呀,周末我要留家里打球。”因为韩江不在家,马教练一个人忙不过来。

“找娟子?”这老太太,年纪虽然挺大了,眼不花耳不聋的,看上去格外有地主老财的气势,最起码虎子妈这种膀大腰圆的中年人士都怵她到不行。

看着这跟要来打群架一样的中年妇女,范姥姥就不喜。

慌慌张张的,小星星可别学她!

“我找小范。”虎子妈呼吸一滞,脖子一缩。

“里边儿呐。”范姥姥往里头一指。

这老太太简直逆天,八十好几岁了,居然一点都不驼背!

“我妈在复习,她要考大学呢。”韩星辰人小鬼大的说:“我妈现在要给我做楷模,我也要更加努力呢。”

天啦,这孩子咋这么懂事儿。

虎子妈要是知道韩星辰只是嘴上懂事,调皮捣蛋的事一样没落下,估计就不会在心里羡慕小范羡慕到泪奔了。

虎子妈说:“哟,看看这小姑娘多懂事,以后我让虎子别跟棒子那一群孩子玩了,咱们跟小星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