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3/3页)

刚开始还觉得涨工资挺香的,现在发现工作量大了莫名火大。

问题是别人不这样觉得!

大部分人还是在原来的岗位上,大家其乐融融的接受了涨工资这个事实。

1993年的春天,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办完这件事情,小孟跟冯涛都要累得虚脱。

小孟负责做工作,车间的工作就是她跟马大姐去做的,马飞的木工车间也还好,大家进来的时候心态都比较好,也是托了范晓娟的福,能够进国营厂子,收入也比以前接散工要多了很多,范晓娟一说要签合同,一个个的立刻表示支持。

结果最难做的工作其实在缝纫车间。

缝纫车间的人从什么年纪的都有,文化水平参差,做年轻人的工作也还讲得通,年纪大一点的,那简直是要了她们老命,有几个老职工宁可不要涨工资,也要留在国营车间,仿佛改革能要了她们的命。

最后还是马大姐强压了一头。

不签,你就走。

比起被厂里赶回家,怎么着还是签约了好吧,这样才委委屈屈的把合同签了,这事儿才了。

刚办完这事,新来的员工就来报道了。

面试的时候范晓娟刚好在出差,是朱厂长帮忙面的,人事也给看了都说不错,实习生也因此不认识部门经理。

报道来的时候实习生进了办公室,看见范晓娟坐在经理的位子上,犹豫着看了好几眼,她心说这部门也够随便的,怎么随随便便就有人坐在经理办公桌上面啊。

她一惊,就听见有人喊:“范副总,你们部门新来的实习生。”

实习生这才呆若木鸡的看向范晓娟。

年轻、漂亮、果敢,就是看不出来已经是这家国营公司的副总经理了。

许静:“你是咱们经理?”她想象中的经理应该都是中年人了。

范晓娟噗嗤一笑:“你是实习生?”

两人几乎是同时发声。

她看过许静的资料,履历倒是很好看的。

实习生点点头,一脸崇拜的看着范晓娟,她名字叫许静,刚满二十一,跟冯涛一个学校,应该是九三年七月才毕业。

大专生大三下学期就可以去企业实习了,许静找冯涛一问,华英厂这边就先安排她来实习。

实习期间单位不用给工资,但是华英厂还是很豪气的给了餐费跟车费补助,一天五块钱,等许静正式拿到毕业证入职华英厂,再按照合同签订协议,到时候就是三百的底薪。

许静刚来,不敢去找师兄问单位的待遇。

但是现在哪怕去央企实习,也最多会管个中餐,不会补贴五块钱这么多!

许静已经觉得公司待遇跟以前不一样了。

她侧面找冯涛打听,冯涛才跟她讲,这是股改以后带来的福利,以前哪有这样好啊,他实习期什么都没有,那是真的没有,一块钱都没有。

冯涛苦逼兮兮的说:“最开始我来单位,有一次发了五百块钱的购物券,我都快哭了好吗,我还买了一整箱方便面从京市背回老家去了。”

许静要笑死,捧着嘴巴笑个不停:“一箱方便面,你也是够了吧。”

冯涛一本正经的:“那可不,我们家亲戚都尝了一下,都说好吃了,回头还让我背,你是不知道火车上背什么的都有,方便面那都不算啥了,那我回来的时候还看见有人带了一筐鸡蛋。”

他自己也带了,还给范晓娟送了二十个,老家养的土鸡鸡蛋黄澄澄的,炒出来都很香。

许静家就住在京市近郊,没有感受过春运。

不过,想想就很好玩。

这会儿国企还有团购通道买火车票,冯涛回去的时候还买了一张卧铺呢。

范晓娟看着两人。

嗯,以后工作手册上面要加上去一项)——不允许办公室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