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2/3页)

“园子倒是不热,可能是有树,可是咱们哪能在园子里待着,我跟范姐要去到处看场子呢,外面热啊,走在路上感觉鞋底子都粘在地上了。”小孟说:“我这对苏杭几个城市的向往都散去了。”

这样一说,杨珍也对南方没那么向往了。

“还是咱们自己家好,我们那边儿住窑洞里面,就跟这开了空调一样,不管外面多热,一进去了就沁亮,自然凉爽,那才叫一个舒服。”

“那咱们赶明儿团队建设,去西安玩。”张烨眼神放光,林淼跟她说起西安旅游,说到兵马俑华清池,陕西的各种面食,她就很神往,她是个彻头彻尾的碳水爱好者。

“西安也热。”

“可西安不是北方么。”

“那西安是个特殊的地方。”

说着说着店里面的人都笑了起来,说是这样说,晓烨家生意这么好,咋可能关上门去玩,谁也没这个心思,店里生意好,大家收入就高,所有人铆足劲都在店里头。

这会儿的路大部分都是柏油路,太阳一大,火辣辣的一烤,到了正午就流油,脚底一踩上去,滑不溜秋的。

说着大家都在笑。

北方的夏天没那么闷,呼吸间都干爽了很多。

小孟也吃不惯南方那一带的饭食,回家就惦记着吃面,由于热气还是点名要吃凉面,杨珍做的凉皮味道很好,但是凉面是请大师傅做的,味道很特别,辣子油是张烨独家提供的辣子油,比原来杨珍自己做的好,几厢融合才有现在的凉皮凉面,都是夏天卖的很火的东西。

凉皮吃完,肖姐又给她两一人端上来一个鸡腿儿,烤得焦黄的鸡腿现在也畅销,光一个午市能卖一百多只,利润薄但是销量大,加盟店也同样能有配方一起上。

值得一提的是,张悦然加盟这家店以后,去年一年的利润粗粗算了一下,都有小三万,她是农历元宵节开张,干到年底新年歇业,刚好就算一整年。

这可比她之前上班好的不知道多少了。

一家起来就带动了附近的商机,过来找加盟机会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张烨知道加盟店的模式算是做起来了,现在光京市都有十几家“晓烨家”,她暂时也不打算在京市继续扩张了,如果能往外地开加盟店更好。

西子湖风景不错,范晓娟跟小孟在西子湖畔玩了一整天,有湖有树,周围吹的风倒是凉爽一些,但是还是潮湿。

张烨问:“那店选址选的怎样了?”

范晓娟跟小孟这一趟去,就是给新店选址,另外单位可能要派人长期驻扎长三角,早期范晓娟可能都要时常跟着去。

“差不多了,我跟小孟都是在外边儿跑,所以给热着了,酒店里面倒是也还凉快,就是气候我们两都不太适应,回来了就好了,我琢磨着很快还要去一趟。”

“你不在家,你们家秦江就遭大罪了,幸好星星现在大了,这要是小点洗澡还要人伺候,你也走不开。”张烨瞧着她两是吃饱了的样子,笑盈盈的跟她说:“南方真的不好?”

“也不是不好,你看看是什么季节去。”范晓娟意外的看向张烨。

啥意思啊?

张烨笑笑没说话,她也是一辈子都生活在北方,从没去过南方,以前听韩军说过南方的繁华,也挺向往的,韩军还在的时候跟着项目上面的几个老总去过珠三角一带玩,每次回来都很尽兴。

范晓娟这边确实是很忙,忙得都没工夫顾得上晓烨家。

好在一切生意都入了正轨,连张烨也都只是做做管理,其他的事情都请人来干,范晓娟是一切不管的态度,她在店里面投入最多的是精力,张烨还给她吃红利就已经很好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京市这几年城镇化发展速度也很快,城市日新月异,城市规模在变大,人口也在增多,周围的人群也随时都在变化,很多事情现在是这样,不代表以后还是这样。

大部分的人,都是跟着时代在走的。

吃完饭,范晓娟跟小孟各回各家。

她洗完澡,就坐在屋檐底下的躺椅上坐了一会儿,不知不觉竟然就睡着了。

等秦星辰从学校回来,叽叽喳喳的声音把她吵醒,她才发现自己睡了一下午。

“妈妈,我妈妈回来了。”这十来天没见,小姑娘就跟半辈子没见到过妈妈一样,凑过去就抱住范晓娟的脖颈。

“阿姨,你回来了。”孙睨萌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段时间她都在打球,她给秦星辰打陪练,秦星辰也给她打陪练,两人差了四岁,按说不在一个比赛生命周期,但两人还能勉强打到一起。

不过最近她横板上手了,秦星辰就有点扛不住了。

秦江在电话里面说,星星还有的练。

这段时间也住在这里,秦江每天都会给范晓娟打电话,偶尔提起这孩子,就说很懂事,她带着秦星辰打,两人都有进步,正手横板适应过来以后,市队那边也在跟秦江商量要她尽快回队集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