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吴郡妙音(第2/3页)

呃?!

阿姐,你这亦太作伪了,你怎会不知此乃何地!

顾淳心里腹诽,嘴上却正色道:“正该如此,游园游春游桃红!”转身对领事部曲道:“汝等在此看车,勿须跟随!我和阿姐稍后便回!”

一个仆妇道:“小娘子,小郎君,须得带上近婢!”

闻言,顾淳欲怒,顾荟斜掠一眼,将其制住,淡然道:“如此也好,侍墨,卷栏,你们随我去!”

“是,小娘子!”

两个近婢悄悄对视一眼,暗中偷笑,自车中抱出绢席而随。她们俩早就被小娘子给收买了,各自心照不宣,知道小娘是来见谁的。

顾荟蔚眼漫林中之景,见得落红满地亦无人打扫,四处皆是隐约,如此一来,倒反增几许味道,赞道:“这桃园倒是不错,天生地养而自落,浸色无声亦徐徐。”

顾淳不以为然的撇着嘴,嚷道:“不然,我看定是那刘浓惫懒不通园艺,若说园艺,谁能胜过阿姐的百花园呢!阿姐,此次为何来见他呢?照旧以书锦折服他便可嘛……”心里则道:这个刘浓,居然来和我抢阿姐!!

“汝,有何意?”

顾荟蔚头亦不回的说着,提着裙角避过一处落花成堆之所,不忍踩之。

半晌,不闻声。

她回头,见阿弟鼓着腮帮子,一眼便知他在想甚,冷声道:“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也!莫非汝亦病了?我今日来此,只为知不知也!”

久居其威,顾淳岂敢顶嘴,忽见阿姐眼眸晶亮,一回首,泄气道:“知,来了!”

顾氏家随在前,刘浓随后;二人绕过了道旁的仆妇部曲,行小道而至。

刘浓一眼望去,脚下不由得放缓;但见一蔟晚桃放得正艳,衬着绛紫深衣女郎娇媚花;她极喜紫色,深衣更多两卷,由下环绕而上,寥寥直至肩。未作巾帼髻,一束紫兰将满头乌雪俏俏而垒,半在脑后,半在额间,梅花步摇斜斜一贯,作凤髻。前翻不曾仔细看得,如今花映着人,更增色;肤若白雪却暖,眉似远山含黛,最是那点朱唇,稍薄,可又凭添更多味道。

真美!

刘浓心中暗赞,迈步迎上,朝着二人揖手道:“刘浓,见过顾小郎君,顾小娘子!”

顾淳踏前一步,拦住阿姐的视线,昂声道:“见过便见过,快快回答我阿姐之论,若答不出,趁早认输;若可答出,我们亦好早走!”

题还没见,答甚?

刘浓抬首,从顾淳的头顶穿过去,望向树下顾荟蔚,却恁不地看见她仿似正悄悄掂着脚尖,亦朝自己投目。心中好笑,暗自忍了,再度一个揖手道:“请顾小娘子示论!”

顾荟蔚见其眉间轻颤,心中稍窘,略一沉神转瞬即安,巧挪几步,斜身喝道:“阿弟,如此岂是求知之道!”再对着刘浓微微万福,淡声道:“顾荟蔚见过刘郎君,郎君上次回论我有诸多不解,恰逢踏游途经华亭,是以前来请教。”

刘浓侧身微避,笑道:“玄理皆在自然,然自然之物,若不以心作声,以言而辩,不可明矣!刘浓学识浅薄,受顾小娘子慧启多矣,就此谢过!”

言罢,长长一个揖手。此言非虚,刘浓虽承后世之所思、所想,但论儒道经玄终不及累世门阀融汇精通,顾荟蔚深谙其道每多妙言,有些甚至连杨少柳亦未曾提及,时常令刘浓击节而赞尔。

“果真?”顾荟蔚细眉飞扬,嘴角微微翘起。

刘浓淡然笑答:“自然是真,小娘子妙论,刘浓佩服之极!”

顾荟蔚微眯着眼,似在辩其所言真假,半晌,方才递过一枚锦囊,淡然说道:“这是我刚注之论,待刘郎君日后解得,可遣人再送来!”

不是现解吗?

刘浓稍觉惊奇,适才尚暗自戒备,忽地落空反倒有些惴惴;伸出手去接锦囊,不经意间手指莫名一抖,竟触到几许微凉,凉意陡现即逝;随后那幽凉缓缓撤回,叠至顾荟蔚腰间时犹在轻颤。刘浓心中颇窘,竟亦不看锦囊,慌乱将其揣入怀中,面呈涩然。

凉而不渗,如其人矣!

顾淳眼尖,撇见了这一幕,嘴巴翘得老高,心道:还说不是故意来见他的,知,知了么?哼!

尽皆不作声,气氛微妙!

少倾,顾荟蔚漫不经心的转目投向远方,待脸颊浅红褪尽,漫声道:“天时尚早,桃林亦甚美,刘郎君身为地主,不知可否带我姐弟一游?”

刘浓悄悄镇神,将尴尬拂于一旁,笑道:“桃林简陋,不过亦尚有几处可称雅致,愿请一观!”

庄外桃林甚大,两侧各有数十顷。其间又有风亭、碧潭、假山,皆为杨少柳所建,因其思念洛阳北地,是以不论亭潭、假山皆是北地风格。

行至风亭时,顾荟蔚漫眼而观,但见六角朱亭孤悬于潭,潭中游鱼往来,非是观赏鱼种,竟是条条硕长雪白鲈鱼。再细辩亭中,见得琴台,浅声问道:“刘郎君可是常于此处鸣琴、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