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与子携老(第2/3页)

转念之间,来福又想起了陆小娘子,那个像仙子一般美丽的小女郎,嘴角慢慢裂开,脸上绽满了笑容,问道:“小郎君,吴县至山阴,来回怕有千里吧?”

刘浓笑道:“走水路来回七百余里,若行陆道,那便近千里。”

这时,陆氏部曲听见了,回首笑道:“刘郎君,我家郎君本想走水路,可小娘子言,走陆路风景更盛。是以,确属往返千里。”

刘浓微微一愣,半晌无言,暗忖:“风景更盛?唉,她是想走一遍我所走过的路啊……”淡然笑道:“诚然,若行车于途,可饱揽大越秀丽山水。”

来福问陆氏部曲:“你们来时可有去钱塘武林水,那里风景极美。”

陆氏部曲笑道:“来时顾着赶路,路过钱塘也只休歇了半日,并未至武林水。”

“哦,急着赶路。”来福浓眉一挑,神情好似恍然大悟,随后直直的看着小郎君,笑道:“小郎君。陆小娘子赶路呢。”

刘浓笑道:“来福,我知道。”

言罢,回首俯视吴县方向,柔柔的清风扑面而来。目光却仿若穿过缭缭云雾,越过重重青山,直抵那盘曲回折的桂花柳道,一时间神思悠悠,胸中却豁然开朗。

昔日在钱塘时。他便猜出了陆舒窈的心思,当夜便大醉而归。后来细细一思,陆舒窈并无过错,自己所欲所行本就是逆水行舟,岂可因此而有所怨怼。再加上陆舒窈致信至山阴,心中隔阂便已去不少,此时经得这山风一吹,顿时将仅余的那丝阴霾荡涤一空。

身为男儿,岂可因些许小事,便让心爱的女子蹙眉暗殇。

“我的郎君……”

便在此时。身后传来一声唤,柔柔的、脆脆的,极是独特。这声唤像是悄然响在心底,仿若一只素手柔荑,轻轻的拂弄着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刘浓身子微微一震,唇左缓缓启笑,徐徐回首,但见伊人俏生生亭立于树下。

吴郡的骄傲,陆舒窈,她端着双手看着刘浓。眼眸若星湖,蕴藏着满湖的柔情,就那么定定的、怯怯的凝望着,恬恬的笑。不作一言。两把浓密的小梳子,时不时的剪着,剪得刘浓心里越来越软,嘴角的笑意却愈来愈浓。

小仙子娇容淡妆,清风卷动着小蛮腰间的三千青雪,正如情丝缠绵宛转;美目流盼柔柔眷恋。谁能禁得她这般看?

刘浓几个疾步迎上前,因来时正在练剑,是以尚穿着箭袍步履,浑身轻若无物,瞅着身侧的她,心中一阵绵软,唤了一声:“舒窈……”声音慢柔,深怕吓着她。

“噗嗤……”

陆舒窈微仰着头,凝视着他眼中的柔情,嫣然一笑,端着的双手一松,身子也慢慢的软下来,心想:“静言说的对呢,就那么美美的看着他,他就化了。”默默的将手悄然一递,柔声笑道:“我的郎君,不怪舒窈了么?”

刘浓握着柔若无骨的小手,觉察到手心微湿,想必她方才甚是紧张,心中更软,笑道:“我从未怪过你。”

“真的么?”陆舒窈仰着洁白如玉的下巴,眸子里跳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两个小酒窝则盛满了浓浓的甜蜜,一点樱唇微微开阖,吐露着芬芳的气息。

“嗯!!”

刘浓干放了一嗓子,艰难的将眼光撤离那樱嫩的小嘴,左右瞅了瞅,见来福与陆氏部曲远远的避着,一时情难自己,赶紧深深吸进一口气,徐徐在胸中一荡,压制下去,而后笑问:“祖言何在?怎地只有你一人?”

陆舒窈笑道:“七哥在山上陪静言下棋呢,要下三局,而抹勺她们,闲,闲逛去了……”想起每次与他相见,婢女们都要闲逛好久,格格笑起来。

“哦……”

刘浓剑眉一扬,三局?若无一个时辰,断然难分胜负!陆纳这是给他和陆舒窈单独相处的时间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笑道:“舒窈,若是不累,咱们到清静之地走走吧。”

“我的郎君,舒窈,舒窈不累……”

陆舒窈低下头,浑身轻轻颤抖,耳根红透直欲滴水,再也不敢看他的眼睛,由着他拉着自己尽捡无人之处而行,一颗心纷乱如麻。

刘浓心中也是怦怦乱跳,拉着娇美的小人儿穿林踏丛。待疾疾的行至一地时,脚步放缓,环顾四野。此地甚好,清幽安静无人打扰,唯余林梢鸟儿轻唱。稍稍一侧首,身侧的美人儿正偷偷的看来,四目一对,彼此微微一笑。

山风徐来,拂起月衫如旗展,慢撩金纱似纹荡。显得美郎君仙姿卓越,衬得小女郎身姿曼妙。美郎君凝视着小女郎,手上渐渐加劲。

陆舒窈倒底敌不过他,慢慢的垂首,盯着自己的脚尖,将樱嫩的小嘴咬得更透,轻声喃道:“我的郎君,舒窈从吴县千里来看你,你欢不欢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