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三章 拉钩(第3/4页)

这种秘密工作的纪律性,真是不忍卒睹啊。徐一凡都有捂着眼睛的冲动。心里面长叹了一声儿,大步走到前面,尽力的让自己别再喘粗气儿了。拱手抱拳笑道:“我就是这次钦差委员徐一凡,各位见召,不知道有什么见教没有?”

青年们对望一眼,他们虽然做了计划,但是没想到一个活生生的钦差委员,大清道台就这么笑吟吟的站在了面前!故乡在这些远离家乡,受着传统教育长大的华侨青年心目中是无比的美好,再加上是一个故国的大官儿,这还了得?

几个人僵在那里,不知道该行什么礼节。徐一凡倒是好整以暇的打量着他们。都是结实健壮的青年,看他们的眼神举止,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青年,那真是难得的人才啊!特别对于背后那个死气沉沉的大清帝国来说!

还是李璇轻轻哼了一声,这些人才反应过来。捧凤凰一样的将徐一凡忙不迭的迎了进去。蓬的一声,不知道谁擦亮了马灯,顿时这个祠堂里面就明亮许多。

祠堂的匾还挂着,依稀可辨是“有巍堂”的堂号。供着的祖宗牌位都已经清空。只有墙壁还是给香火熏得黑黑的。空荡荡的祠堂里面,高高低低的站着几十号华侨青年,都大睁着眼睛看着徐一凡。像是委屈的孩子终于看到了母亲一样。

徐一凡潇潇洒洒的拱了拱手儿,没人想起来回礼。还是李星和徐一凡好歹算是一路同行,撑得住些儿,被妹子一拉之后。才站出来大声道:“徐大人,我们泗水华侨青年的精华,基本都在这儿了!有的是留过洋的,有的一身好功夫,还有割胶的工人。但是多是本地华校毕业的。大家都是有热血,有志气,有担待的好汉子……”李璇咳嗽一声儿。李星忙不迭的加上一句:“……还有巾帼英雄!大家这些年为了护校,为了不受欺负,带着其他青年,和洋人和土著走狗没少打交道,不少兄长身上还有巴冷刀的伤疤!咱们给洋人陈情,给曹领事陈情,没人理咱们,咱们就是赤手空拳的和他们干!”

一席话儿说得不少青年眼圈都红了。想起这些日子来受的委屈就胸口起伏。看着徐一凡的眼神儿,可就加倍孺慕了一些儿。

都是一些在外乡给欺负的祖国的孩子啊……这些孩子就盼着他们血缘所系的那个祖国能在背后关照他们,支撑他们,想着他们。哪怕他们大多数一生都没有踏上过祖国的土地。

幸好这次,自己来了。

徐一凡只是微笑,突然脑海当中又冒出一个念头。不是说本地这些护校的队伍,秘密的地下结合,还有大量的会党人物参与么?看眼前,这华侨青年集合都是些极单纯极热血的知识青年为主的团体。基本没看到什么有江湖气的人物……难道还是两个不同的组织?

李星顿了一下:“大人这次来,带着两条铁甲兵船,我们都在码头上面看见了。比荷兰人的新,比荷兰人的大!炮管子也更粗!兵船上肯定还载着军火。大人把这些军火卖给咱们。要是那些家伙再冲咱们的华校,咱们就和他们干!”

徐一凡只是微笑不语,李星一顿。李璇却在旁边儿接口。看来这两兄妹来头肯定不大寻常,隐隐就是这群青年的主心骨。

“别担心咱们没钱,咱们能筹出来!只是没地方买去。一条洋枪要多少钱?一百两?二百两?您说吧!咱们拿得出来!爪哇几十万华人,受欺负受狠了,咱们发动募捐,谁不会捐款?只要大人能支持我们!”

看着这绝美的混血小妞挺着胸脯竖着细细的眉毛,用好听的声音在那里陈词。徐一凡就觉着有点儿古怪。忍不住就看了一眼她淡金色的秀发。和他那个时代,女孩子染过头发差不多,只是更纯更亮。李璇退了一步,按着自己头发,咬着嘴唇,恨恨的道:“我是华人!”

徐一凡笑着摊摊手,外面儿门一响,楚万里走了进来:“禀大人,周围没有埋伏。这些壮士连哨岗都没一个,章管事在外面守着了。”

一群亲年不少人就红了脸。

徐一凡看着他们,尤其是看着李璇。

“你们有这个心思,那是很好……只是你们想明白没有?为什么洋人走到哪个地界儿。不管土著人再多,都不受欺负?”

一群华侨青年静静的听着,徐一凡神色无比的诚恳,一副交心的模样儿:“……只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强大的国家!一个英国兵在阿富汗被割了耳朵,就有一队人拖着大炮去报复……现在诸君不满,愤郁,酝酿反抗。我很赞同诸君身上华夏男儿……女子的热血未消!可是当背后祖国孱弱的时候,你们这样的反抗,真的能达到你们心目当中的目的么?”

他气度俨然,楚万里配合的负手笔直的站在他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