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十七章 夺权(中)(第2/5页)

惟一之计,就是在北京那边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了辽南的兵权!只要往来通讯联络的孔道——尤其是电报控制在他手中,他就不难带着这几万人独力行事。到时候儿不管是用官衔压,还是用大义名份压,甚至用好处收买,有大把的手段可以玩儿。带兵打鬼子,说到哪里都没有错处!

到了大凌河一带,发现宋庆顶在前面,锦州却不知道是丰升阿还是依克唐阿在驻扎。辽南诸军的矛盾也就一眼就看明白了,在锦州城关内外驻扎,守着文报渠道的是清廷真正信赖的人,在大凌河顶着是倒霉孩子,拉哪派打哪派再明白不过了。饶是如此,他还是小心翼翼的先派传骑通传,得到宋庆全军摆队相应的消息才渡过大凌河。

看来北京城一时还没有生变,或者生变的消息还没传到锦州这里!

难道这气运,真的还有挽回的余地?

一群戈什哈在营官的带领下,扛着长把苗子,天鹅号,宋字认旗飞也似的奔迎过来,远远的就跪下拉长了声调报履历。在徐一凡这个位置,已经能看到中军帅帐,也能看到帅帐前面黑压压等候的人群。按照体制,应该是宋庆带着麾下将备直到这里来迎候的。宋庆是帮办,站班行礼,其它将备,全部跪接。现下却是宋庆派了他的亲兵营官代行这个仪注。七十多的老将了,多少还是要个面子。

跪在那边儿一地的宋庆的戈什哈们,迎接的仪仗都是七零八落的,可见田庄台一败,丢光了多少东西。听着他们声嘶力竭的报履历。徐一凡不等他们唱完就一摆下巴,溥仰顿时高喊:“起去!”

数百戈什哈重重磕头然后跳起,排成两条人队,吹起天鹅号,更有人放起抬杆,蓬啪和滴哩答拉的声音当中,徐一凡一骑当先,直朝中军帅帐而去。等清楚看见了徐一凡的身影,满白发苍苍的宋庆带头,一起迎了上来,数百条嗓门儿一起张开:“恭迎钦差徐大人!”

徐一凡呵呵大笑,利落的骗腿跳下马,一把拉住了作势要行礼的宋庆:“宋大人,一路辛苦!”

一边问话,一边仔细打量宋庆。这位白发老将筋骨结实,一副老营伍老丘八的气度,也是直愣愣的盯着徐一凡瞧。眼神中有点讶异,仿佛在惊叹徐一凡的年轻。扫一眼他身后的将备,大伙儿多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田庄台一战,毅军算是抵抗到最后,伤亡最大,到了锦州又是这个待遇,精气神都打坍了。

徐一凡身后的戈什哈和骑兵们都纷纷下马,肃然而立。毅军将备们的目光就在他们身上转来转去。除了灰溜溜的颓唐,还有不少不服气和憋屈。禁卫军是名满天下了,他们毅军在绥远一带戍边二十年,对大清没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却是这么一个下场!朝廷真是不公,听话的人这么惨,徐一凡和他的禁卫军以跋扈出名,现在却是如此!就连一打仗就跑的丰升阿,都比他们混得强!

这眼神徐一凡看得清楚,按照楚万里的评论,咱们徐大人,那该是多鸡贼的人?顿时他就是精神一振,好嘛,觉得受了冤屈,事情可为!

这念头转动不过短短一瞬,就听见宋庆已经瓮声瓮气的回答:“徐大人,咱们不辛苦!毅军吃的饷少,又在塞外那么些年,都是土包子,该这个命!”

徐一凡哈哈大笑,松开扶着宋庆的手,洒然朝围着他行礼的将备们抱拳一揖:“来得匆忙,事情又多,就不一一见礼了各位。大伙儿收拾收拾,把队伍点起来,跟着我去锦州!大伙儿在田庄台打得苦,没道理受这个委屈,我是钦差大臣,该替大家伙儿讨这个公道。出了气儿,收拾了逃将,咱们再振作起来打鬼子!没粮?我补!没械?我补!没骨头?那就滚他妈的蛋!”

一席话将在场数百将备,甚至中军帐周围听见了徐一凡话语的官弁都震得鸦雀无声。大清何尝见过这等的钦差大臣?他跋扈二百五的声名,当真不是说着玩玩儿的!

现在锦州城的丰升阿,仗着谁的腰把子明白得很。皇上是指望打一场的,能给皇上下眼药的,拿军国大事当儿戏的,还能有谁?宋庆这个老丘八都只能忍气吞声。虽然还没明文,丰升阿大用已经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儿。徐一凡这个时候敢来,已经让宋庆很是讶异这家伙的胆色,做的准备也不过就是敷衍一下,了不起送他到锦州,让他和丰升阿打擂台去。没想到他一到来,只寒暄了一句辛苦,就大咧咧的要带着他们毅军去锦州,收拾丰升阿!

震惊之余,毅军自宋庆以降,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做出了这么一番大事业,其来有自。这气概就相当俾倪万物,王霸之气简直四溢,而且这番话也是如此提神。军伍当中,要的就是这种雄壮之气,而不是勾心斗角,蝇营狗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