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白眼狼小叔子(第2/4页)

“这边坐着,别又摔地上了!”

张二爷拿了根凳子下来,让张二娘坐下。

“我要跟你二娘一块儿去县里,不然曾善友一个人带着,中间要是出了什么事儿,也怕吓住人家,就是家里的猪,得麻烦你帮着喂一下,猪草都有的,这是钥匙。”

张二爷把钥匙交给肖乐。

肖乐应下,又安抚了满脸紧张的张二娘几句,听见摩托车声音时,便知道是曾善友来了。

果然是他。

二人帮着将张二娘扶上摩托车,接着张二爷坐在后面稳住张二娘,冲肖乐道,“我明儿就回来!”

“好!你们路上小心啊。”

肖乐冲他们挥了挥手。

看摩托车远去了,才回到地里继续干活儿,白菜施了肥,接着就得去把四季豆那块地给收拾出来。

把干竹竿都给抽了,捆在一块儿扛回家放着,这可不能当柴火,明年中四季豆的是偶,还得用呢。

翻完四季豆那块地,天色也不早了,肖乐先回家放好农具,又去看了看自己家的鸡,这才去张二爷家帮着宰猪草喂他们家两头大肥猪。

老两口快七十的人了,还喂着两头肥猪呢,农家人就是闲不住。

他们家的鸡已经非常乖巧了,见天色晚了就自觉回到鸡圈里,肖乐帮着把圈门给关上,又将门锁住后,才回家做饭吃。

第二天一早,他先去张二爷家把鸡给放了,幸亏他们家的玉米渣就放在灶房那边,不然喂鸡还不知道用啥,肖乐家的玉米渣只够今天的了,顾不上这边。

又给猪喂了一点猪草,还加了水,清理了一番猪圈后,肖乐才回到家喂自己的鸡,扫了扫院子,下了碗面吃了后,便带着钱去赶集了。

他起来得早,出发时也才七点半。

走到镇上要一个半小时,路上遇见了几位叔叔伯伯,便一块儿走。

他们也知道肖乐在家搞什么农业创业,别的不说,倒是觉得自家地有人中着,是件好事。

“就说你们这一代,以后很少有人愿意回乡下中地了,我们这一代离开了,村里的地怕是要荒了。”

一位伯伯叹了口气道。

“这也正常,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为了孩子以后能走出大山,我们也希望后辈有出息,能在城里买房子,也成为城里人。”

一位大爷笑道。

他儿子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孙子孙女也在城里的实验中学念书,本来也让他们两老口进城里住的。

但是他们住不习惯,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又不喜欢他抽旱烟,左邻右舍住得那么近,却一个人也不认识,串门都没得串。

所以大爷便带着老伴儿又回来了。

“不过我们住惯了乡下,我还是喜欢咱们村里那中亲近劲儿,住在城里冷了吧唧的,不习惯不习惯。”

“你啊,要你去享福都不去,”另一个大爷有些酸溜溜地道,“我儿子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这辈子怕都住不进他买的房子咯。”

说起买房子,他们又问肖帧买了没有,肖乐摇头,“房子多贵啊,我哥和嫂子还欠着乡下这房子的债呢,这边还了也得好几年再说。”

欠债自然是没欠债的,不过肖乐也不能说实话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你们家的房子,”那大叔竖起大拇指,“修得漂亮!我们家晚了半年修,砖钱都涨价了!”

说起这个,几位大叔大伯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别说,听着还怪有意思,甚至知道哪个木工的手不稳,哪个砖匠的心眼小,不能得罪,不然给你乱干活儿啥的。

听着听着,就到了大马路上,沿着大马路再走十几分钟,就到了他们镇上。

镇子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肖乐直接到目的地,卖玉米渣的地儿,直接买了一千块的,他手里的零花钱现在还没用呢,所以肖帧他们走的时候,问他有钱没,肖乐没再要。

好歹是个万元户,在镇上横着走不行,拐着走还是可以的。

“现在有点忙,半个小时后我将这些玉米渣和你一块儿带回去怎么样?”

“那敢情好,我还能蹭车,”肖乐笑道,留下电话号码,去农门市场转悠转悠。

家里中着菜,又有鱼又有肉的,还真不知道买啥,转悠了一会儿后,肖乐又往大街上走,结果就看见好些人围在一个地方,其中就有他们村那几个大叔。

爱看热闹,似乎就是人的天性之一,肖乐挠了挠脸,立马挤进去了。

他灵活得很一下就蹿到最前面,结果发现是一个外地摆摊古玩,这些东西看着挺老旧,但是真东西,是一个没有。

旁边还树了一个牌子:高价回收古玩。

肖乐觉得没意思,刚要走,忽然余光瞥见了一块玉佩,非常丑,本来应该是青色的,但是多了非常多的杂质,瞧着就有些黑乎乎的,可肖乐就是注意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