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闻太师行遇绝龙岭,商纣王妙笔改乾坤(第2/3页)

‘准提圣人’闻言并不担心,反而哈哈大笑:

“师兄多虑了,封神大劫开始之前,你我兄弟就已经推衍过天机,天命当在西岐,小小人王竟然不服天命,便是自己找死!”

“想那上古妖皇‘帝俊’、‘太一’又如何,天命妖族当衰,他们兄弟还想螳臂当车,最后还不是化作灰灰!”

‘接引圣人’微微摇头,也不知是赞同‘准提’所言,还是另有看法。

‘娲皇宫’中,‘女娲’表情复杂,她全程观看了‘纣王’誓师,也认为对方言辞乃是狂妄小儿之言,本应不屑、本应嘲弄,可是心底深处,竟然有那么一丝……异样的欣赏。

这让‘女娲圣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但她知道,必定和那段被封印的记忆有关。

商纣十年春,‘纣王’于朝歌誓师,发兵百万,御驾亲征,讨伐不臣。

前文有提,时下天下还是洪荒大地,从朝歌前往西岐,相隔千山万水,当初‘姬昌父子’奉命入朝歌,也行了一年有余。

可‘黄少宏’的百万大军,却不用如此。

当初诸侯联军,被‘申公豹’用搬山之法弄来朝歌,虽然最后‘申公豹’因此遭劫,但不得不说那一战,诸侯联军的确是达到了兵贵神速的效果。

若非‘黄少宏’早有准备,那一战,朝歌就要吃个大亏。

所以这一次‘黄少宏’在出发之前,为每个士兵都制作了可以自动催发的甲马,让这百万大军可以日行一千,夜行八百。

当然这有些夸张,毕竟百万大军,统一调度便颇耗时间,所以并没有日行一千那么夸张,但每天行军六百里还是有的。

若非如此,百万大军真要是行军一年有余,人吃马嚼,还没等赶到西岐,这讨逆大军就定然会被拖垮了。

便是这大商天下,连年丰收,也经不住这么造害。

至于用法术赶路而带来的反噬,‘黄少宏’才不在乎,他有人族气运守护,又有功德金轮,他怕个什么。

不一日,大军已经出了商汤管治的地域,进入了叛逆西岐一方统治的地区。

这些年西岐仗着地处偏远,在朝廷征讨四方的时候,大量招揽那些战败的叛军,不断的扩大地盘,蚕食大商的疆域,已经将原本西岐统治的面积,扩大了十倍有余。

可让人奇怪的是,讨逆大军进入这西岐统治的地区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竟然没有遭遇过一次西岐军队的抵抗。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等反常情况,已经引起了武成王‘黄飞虎’和‘闻太师’这样久经沙场名将的注意,不止一次与‘黄少宏’商议,要放慢行军速度,小心中了西岐方面的诡计。

对于统兵,‘黄少宏’虽然和‘李牧’他们学了不少,但比‘闻太师’、‘黄飞虎’这样的沙场名将来说,自然是个外行,所以从善如流,同意了两人的建议。

不过在他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怕的,不管有什么情况,干就完了!

这日行到一处山峰脚下,但见巍巍峻岭,崒嵂峰峦,溪深涧陡,石桥天生。

云迷雾障,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泻千百里。

真个是鸦雀难飞,人行避迹的所在。

好在这山间开凿出一条官路,可供大军通行,否则这等山势,想要绕过去,恐怕也需要十天半月的时间。

看到这座山峰,所有带兵的将领都一脸凝重,因为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西岐方面若是再此埋伏,便是百万伏兵也能轻松的隐藏起来。

‘闻太师’和‘黄飞虎’都提醒‘黄少宏’不得冒进,后者端坐马上,问道:

“此乃何地?”

立刻有军中向导,前来禀报:

“回陛下,此地乃是黄花山,前面便是绝龙岭。”

‘黄少宏’好奇问道:“如此险地,竟也有官道,可是我大商所修?”

那向导回道:“此官道乃是禹王治水时,一条恶水的水道,禹王截断水脉之后,便在这水道的基础上,修建了这条官道,顺着官道往前走,就能看见山峰上,上古禹王亲自书就的绝龙岭三个大字了。”

‘黄少宏’点了点头,这次出来虽然日行六百里,但他骑在马上,半点也不觉辛苦,反而每到一处都有向导给他讲古时候的典故,着实长了不少见识。

正要感慨一番,抄两首后世的诗词,抒发一下情感,收割一波佩服的眼神,可是一眼看去,就见‘闻太师’面沉似水,手握在兵器上,手背青筋暴起,显然用了很大力气。

‘黄少宏’唤了一声:“太师!”

‘闻太师’身体一抖,直接抽出雌雄蛟龙双鞭,可兵器刚抽出来,‘闻仲’就猛然回过神来,连忙收起兵器,请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