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诛杀乱臣(第2/3页)

从城头而下还未落地李启功,口中已然大呼:“罗寿,快来助我!”

罗寿在哪里?罗寿在徐仲面前。徐老八面前也有先天一人,不知姓名,却也狠厉无比,此人一看就知不是江湖路数,十有八九是勋贵后人。

罗寿好似没有听见一般,连头也不往城外去看,因为罗寿在徐仲当面,如何还能抽身而走?

罗寿此时只有满心的后悔,后悔不该选了这么一个一条腿的汉子,不该选这个看起来比较好对付的对手。

罗寿没有来,李启功刚一落地,便不敢再转身而走,因为他知道这一招,转身而逃是逃不了的,唯有正面去拼。

徐杰来了,白光一线。

解冰在那远远之处,看得徐杰追着敌人从城头而下,没入了那城下人山人海之中,连呼吸都忘记了一般。

只见那人群之中,先是有一圈难以看清的光晕往外一散,接着看到有许多人从地上飞起。然后才听得一股闷响从远处传来,不似雷鸣电闪,反倒像是牛皮大鼓被鼓槌敲破了一般,难听至极。

徐杰已然持刀而立,稳稳站在当场,眼神阴沉左右环视,环视着一圈倒地之后连忙站起之人。

李启功就站在徐杰身后,一柄剑保持着一个刺杀的姿势,一动不动。

“李启功,死在这一招之下,是你的荣幸!”徐杰莫名说了一语。

为何徐杰要说这一语,因为这是徐杰第一次真正用断海潮杀先天,整个天下,死在断海潮之下的先天唯有两人,一个天下第一剑,第二个就是李启功。先天之后用出来的断海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断海潮。因为这一招,创出来的时候杨二瘦已经就是先天许多年了。

徐杰声音一落,身后一动不动的李启功,身形直挺挺往后栽倒,手中的剑,还直直指向天空。

再看左右,徐杰身边陡然空了一圈,周遭之人,竟然不自觉在往后退。

一招杀先天!

这天下,不知还有没有过这种事情。

不论如何不敢相信,这种事情,就发生在所有人面前,就发生在所有人眼前!

似乎还有人不太相信,眨了眨眼睛之后,再定睛一看,李启功手中指着天空的剑,也随着手臂一软,落在了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李启功,真的死了,死在徐杰一招之下!

李启明在远远看着这里,也看到了徐杰从城头而下,更知道李启功正在与徐杰拼斗。人群无数,见得这里所有人都停住了动作,却是不知结局到底如何,所以更是踮起脚尖在看。

李启明兴许更多猜想是李启功胜了,因为只有李启功胜了,其他人才会不再往前拼杀。

直到徐杰再次一跃而起,直往城头上的罗寿而去。直到徐杰一跃而起之时,身边无数人竟然没有一人去追。

李启明才知道大事不妙,连忙与旁边一人开口道:“快,快去看看启功!”

几个护卫拥挤进人群,不断扒拉着那些踌躇不前的军汉,往李启功那里飞奔而去。

李启明焦急之下又是大喊:“加鼓,加鼓!”

鼓声,就是战时真正的命令,急促的鼓声,就是进攻的命令,加鼓,就是在命令所有人猛攻。

鼓声如雨点一般急促,军将们听得鼓声连忙回头看得一眼远处的李启明,然后更加大声呼喊着,呼喊着所有人往前,骂骂咧咧,提鞭子抽,拿兵器赶。

攻城的士卒,再一次畏畏缩缩往前去扶起已经倒地的长梯,开始往城头上攀爬。只是扶梯子的人,远远比爬梯子的人多。

城头上扔下来的,已然不是皇宫广场的地板,而是后宫观赏的石头,奇形怪状的石头,被人看了几百年,而今却成了杀人的利器。

还有一根巨大的廊柱,就是从大庆门城楼拆卸下来的栋梁,被许多士卒横着抱起来,就这么扔了下去。一片哀嚎惨叫,更是有人拔腿往远处去躲。

空中弥漫的血腥,好似连阳光都成了血红之色。

当罗寿也从城头下来的时候,徐杰并未去追,而是转头又往徐老八那边而去。

不得多久,再看这城墙,再也没有了一个敌人,徐仲再次抄起强弩往外去射。

城下军将们的呼喊已然是沙哑之声。城下那些士卒,却再也不再往前。

局势忽然就这么僵持住了。

看得李启明又是大喊:“把所有禁军都调进城来,把皇城围起来,围起来攻!”

一队传令亲兵打马往后,飞奔往城外。

站在城头的徐杰,终于收了刀,开口一语:“张将军,劳烦你亲自走一趟,请陛下上城头。”

老皇帝上城头的时机到了,打退了敌人,才是老皇帝愿意来的时候。

这个老皇帝,口中经常说自己活不得多久了,内心之中,却并不真的这么看破生死。兴许这才是老皇帝原本的性子,就如昔日在大同战阵前面临阵而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