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再来一次百年战争?(第2/3页)

汉国坐拥大半中原疆土,长江以南是有东晋小朝廷,巴蜀之地有李氏成汉,凉州以及西域是张氏凉国,不正是被包围在中间吗?

刘彦的这个时期情况要比汉景帝时期的汉帝国恶劣得多,汉景帝时期的南方虽然是异邦却保持一种相对良好的外交,东晋小朝廷与汉国虽然停战却只是蛰伏,不用谈汉国实际上已经对上了石碣赵国和慕容燕国。

“是啊……”刘彦也是有些发愁:“一旦石虎入了草原,短时间内就无法消灭了。”

“有消息称石虎已经将幽州割让给了燕国。”桑虞不久前从豫州返回,随行的还有吕议。桑氏一族原先的大多数族人是在石碣赵国为官,有更多的消息渠道,他说:“幽州归于慕容燕国,我们在东北方向就正式与他们接壤。”

说起来石虎的魄力真的太大了,不但无视掉大片疆域被攻占,还主动割让幽州给慕容燕国,偌大的石碣赵国只想要保留并州和朔州,看着是崩盘的趋势,可实际上因为丢掉那些疆土却是盘活了整体的大局。

从地图上看去,汉国的西北方向是石碣赵国,东北方向是慕容燕国,西边有无主的关中三秦之地和李氏成汉,南边是无法共处的东晋小朝廷,除开东面是大海之外,汉国几个方向都是敌对国家或是势力。

一旦汉国无法在这一次大战灭掉石碣赵国,以后就是汉国被各个敌对国家牵扯的局面,汉军想要攻击哪一个国家势必引来其它方向诸国的围攻。

有一个事情是刘彦所不知晓,石宣本来是想要进入关中,幸亏是被谢安堵到了壶关以北,要不然汉国的软肋还要再增加一处。

吕议在适当的时间开口说:“代国近来对大汉很不友好。”

刘彦已经得知拓跋代国那边的情况,他下令“非我族类尽诛”之后,谢艾被拓跋什翼健进行驱逐,连带麾下的那批嫁妆部队也是脱离重归拓跋代国建制,等于是汉国与拓跋代国的友好一去不复返,双方的关系进入到了寒冰期。

既然敢下那样的命令,刘彦就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甚至是李氏成汉开始出兵袭扰豫州都在预料之中。

“能够争取中原遗民的民心,对我们来讲就是值得。”纪昌手里有一个粗略的数据,说道:“今次北伐,仅是征北将军冉就地收编的青壮就达到十七万,谢郎将以及吕郎将也各自收编五六万青壮,解救的黎民数量该是三百万以上。”

关于胡人被消灭多少还没有一个精确的数据,各方汇集上来的数量是该有个七八十万,相对而言的是这场浩劫也让近百万的遗民丧命。

仅是一年不到的时间而已,能够有个统计的就有将近两百万人丧命,没有统计的肯定更多,要是非要猜测不可的话,保守估计该是有个三百万人,而这个还是非汉境内的种族仇杀造成。

汉国境内倒是有精确一些的数据,消灭以及俘虏的胡人数量达到八十万,加上一些虽然是同出一脉却与汉国敌对的豪强,总数量是接近百万。

一年之内有三四百万人丧命真是一件无比恐怖的事情,笼统而算中原的总人口也就一千七八百万的样子,直接就是锐减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历史上冉闵号召杀胡,半年之内中原各地损失人口超过四百万,胡人后续的奔逃又互相仇杀死掉一百五十多万,因为瘟疫爆发,甚至是后面的干旱和蝗灾,两三年之内中原就锐减大量的人口,一直是慕容鲜卑南下之后进行人口统计,偌大中原的总人口竟然只剩下不到七百万。

刘彦这个时期与历史上冉闵的那个时候有相当多的不同,首先是石碣并没有经过一再的内部消耗,等于是他们面对的是全盛时期的羯族,能够打成现在这种局势其实是非常不错,局势也演变成为石虎至少还对羯族拥有全面的控制力,才有了羯族向并州和朔州撤退的局面。

“征北将军的任务是北伐。”刘彦抬手阻止众臣说其它的闲话,再次展现意志:“寡人的命令没有更变,打到哪里算是哪里。”

会有以上的话,是有人忧虑冉闵手头的兵力膨胀速度太快,建议取消就地收编青壮为兵,限制冉闵手里的兵马数量。

刘彦不是无条件相信冉闵,关键是有五万禁卫军作为提防中坚,汉国的正规军不会跟冉闵走,再来是后勤完全掌握在手中。他知道冉闵是一柄非常锋利的剑,能伤敌也能伤及,现阶段却是需要冉闵一直向北,想要进入草原也肯定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或许可以挑动代国、匈奴诸部与赵国?”桑虞刚才没怎么说话,重新开口就着眼于胡人之间的矛盾:“匈奴诸部长久栖息的朔方一代,他们虽然名义上服从赵国,实际上却是自治。代国一直想要消灭或吞并匈奴诸部攻占朔方。现在石虎想要全面控制朔方成为后路,他们的矛盾很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