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瓦解(第2/3页)

两翼正在推进的汉军冷兵器部队并不是向着“城墙”而去,他们是进行了自己的迂回,汉军在战场上的攻势变成了一个大范围的三叉戟推进态势。

“兵力不够多。”李匡贪心不足地满是遗憾:“要是兵力足够,未尝不能尝试就地形成包围趋势。”

作为随军长史的宋平“啧啧”了两声,选择苦笑应对。

他们已经接到了来自长安的公文,知道后方已经在调动部队,一共是调动了四个常备军过来增援,动员起来的郡县兵也超过了十万。

其实离这个战区最近的一支援军,一个常备军已经进入安西都护府辖区,只是经过漫长的行军之后,部队肯定是要稍作休整,要不然就算是抵达战场也难以第一时间投入交战。

不是说经过漫长行军之后就打不了战事,是漫长的行军消耗了那一支部队太多的体力,使他们进入到了疲惫阶段。

以不完整的状态投入一场战事,原本十成的实力能发挥出五成都算是多了,那就是军事上为什么会有“以逸待劳”的打法,不就是己方完整状态去面对一支不在完整状态的敌军嘛。

李匡原本是想要等一等,不过战争就是那么一回事,战机就是一闪即逝的事情,没有足够敏锐的嗅觉去捕捉战机,一心想要等待己方实力足够再发动攻势,对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甚至可能等待己方准备完毕了,对方可能早跑了。

反汉轴心联军做出了后撤的行为,李匡只能是用手头有限的兵力发动攻势,否则一旦让反汉轴心联军撤出喷赤河战场,随着季节的转变他们必将要面对变得恶劣的交战环境。

不想敌军脱离掌控,哪怕不是进军的最佳时机,汉军也要发动攻势。这就是现实。

天空不断有炮弹落下,有那种实心的炮弹,有在半空爆炸的开花弹,甚至还有爆炸之后能够引燃火势的特种炮弹。

艾尔巴塔是在亲兵的保护下才回到指挥所,他进去之后看到的是一片慌张中的忙碌景象。

“汉军在三面都发动了攻势。”马鲁斯见到艾尔巴塔,没有去纠结怎么一个小时都不到,汉军怎么就越过城墙杀过来的事:“各族已经彻底乱了!”

一路上过来艾尔巴塔已经发现各族乱了起来,他们就是一路砍人给砍出了一条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再清楚不过了。

“尝试制止混乱,一点效果都没有!”马鲁斯是罗马的将军,不能说他没有统率异族杂兵的经验,可是面对当前的局势,用最大的努力也只不过是将那些罗马附庸种族弹压住,对其他不熟的各族就完全没办法了:“我们需要承认这一次失败。我的打算是趁军团现在还没有被波及,附庸种族也还能控制,带着部队撤退。”

罗马人带着附庸种族作战的历史非常长久,久到都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是一名罗马的将军,军事生涯中免不了是会遭遇到需要面对发生混乱的附庸杂兵,能不能成功制止混乱则就看那一名将军的能力了。

马鲁斯当然不肯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行,他坚持认为自己面对的情势恶劣到没边,属于那种非人力能够制止的“天灾”。到这个时候真不能考虑要怎么去进行制止,他认为最合理和应该做的是“止损”。

艾尔巴塔脸颊控制不住地一抽一抽。他刚才问了留在指挥所的副将,得知的情况是波斯部队也乱了起来,还不是受到各族的波及,是因为各个军官联络不到自己才造成混乱。

“撤吧。”艾尔巴塔丧气地说:“也许我们拉起那么多的部族,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做法。”

联军嘛,就是由多个势力组成,每一个势力都有自己的一套权力架构,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最高指挥官,要是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出完善的指挥体系,其实能够发挥出七成的战斗力都算是高了。

一般情况下,组成联军得是只有一个足够强势的主宰,面对的敌人还不能太强,要不然除非是广大区域内的各打各的,真无法避免扯皮和各种拉后腿。

“走吧,走吧……”马鲁斯并不认为拉那么多势力是错的,只是他们将那些势力用在了错误的方向:“这一撤,大概是撤到匈尼特腹地。到时候由我来主导,整合那些部族。”

艾尔巴塔也知道罗马对“盟友”的管理很有一套,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他们没有商量什么撤退路线,很清楚现在去商量那些根本没屁用,有那个时间去浪费,还不如多跑几步。

乱糟糟的局面之下,无非就是考虑该怎么驱离那些所谓的盟友,别让他们称为阻碍自己的,麻烦。等待远离混乱区域之后,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才是最合理的事情。

前方败得太快,汉军的炮弹又不断落下,是造成混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