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圣主明君又回来啦!(第3/3页)

刘余祐说道。

“若废新政则钱粮何来?”

洪承畴说道。

现在其实就是摊牌了,多尔衮当然清楚山东局势瞬间糜烂的根源。

但他也难啊!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也不想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他当然知道这是咱大清最有吸引力之处,现在他算是认个错,新政我可以停下,但你们也得拿出办法解决财政,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想要继续下去,那你们也不能光顾着自己,你们不掏钱掏粮食当兵的吃不饱饭就挡不住明军,那时候我们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你们可就得等杨庆来拉清单了。

我的确不想走,你们也的确不想交税,可你们不交税我真顶不住,我顶不住你们就得给杨庆交税。

咱们得解决这个问题。

咱们今天就把话讲开了,要是解决不了,那我可真就不管了,我是辽东来的,大不了我再回辽东去。

“加税?”

刘余祐犹豫地说。

“还能再加?”

洪承畴没好气地说。

刘余祐立刻闭嘴了,的确是不能再加了,再加就走崇祯老路了,这就已经算天下大乱了,他当然知道山东最先动手的是谢迁这些造反的饥民。

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没别的办法。

他们又不是杨庆,自带一身的外挂,这河北也不是江南,若是有别的办法崇祯还不至于跑路呢!

多尔衮看着他们。

话说此刻他都有些想仰天长啸了。

加税就民反,收士绅税就士绅喜迎王师,不加税不收士绅税就自己内部崩溃,难,真得难,有时候他真想放开手把这些混蛋全砍了,然后学李自成搜刮一遍回北方,把河北重新扔给杨庆。但这个只能想想,杨庆可不是崇祯,就明军目前战斗力,他主要退回辽东那就是等死,就那点人口根本无法抗衡,杨庆就是不打,把所有粮食贸易封锁,他也得在辽东的严寒中慢慢饿死。

他还必须得和这些人混在一起。

哪怕他对这些人再恨得想一个个剥皮实草,也必须忍着,也必须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姿态。

他们有人口。

他们也有能让大清立国的土地。

“摄政王,臣有一计可解朝廷钱粮困境。”

陈名夏突然上前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