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有迹可循(第2/2页)

哪怕做妾也不得,只是个奴婢,也是好得很。

“这还只是运人,江南江北新辟良田,产量都不低。从地方农庄把货物运到港口,倘使旧年,还要组织马队、车队。现如今一条畜力轨道,比几百匹挽马还要强。多出来的牲口,正好可以用到山区,一举多得。”

上官庭芝也是感慨,武汉的发展是很有特点并且有迹可循的。偏偏这种有迹可循,是别的州县难以模仿的。

张德离开武汉的这段日子,整个武汉的体制居然运行的有条不紊。因为即便张德不在,大多数衙门手头的工作,都是要持续到未来数月甚至数年的。

“双龙桥”如是,城市公共交通如是,新增市镇亦如是。

读书没有读傻的上官庭芝很清楚,当世之人,上至君王下至黎庶,所追求的“垂拱而治”,不外如是。

只是和人们所期盼的手段有点偏差,武汉不依靠道德。

“那……宣州那里请你过去帮忙督建沿江工坊,你可有计较?”

上官庭芝忽地问了李元祥一句。

听到问这个事情,李元祥也是有点纠结,他身份实在是特殊。他是王爷,而颜师古俺老家伙并不知道,只以为这是个武汉培养出来的,精于工业的青年才俊。

“其实去倒是想去,拿宣州一笔钱也是好的,反正担的还是武汉差事。只是我怕去了宣州,就漏了身份。太子务农就已经够麻烦的了。”

太子种地,亲王打工……大唐皇族的脸还要不要了?

是挺纠结的。

上官庭芝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要是李元祥,那也真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