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大好时机(第2/2页)

当他在水泥堡垒的顶部慢慢行走,希望找到些什么入口的时候,有些失望,这边似乎是运气比较好的部分,没有多少的损毁,就在他准备采用暴力手段破开进入的时候,突然发现建筑的侧面有什么东西……

……

美国人在提供情报给阿富汗国民军的时候,真有点居心叵测,他们认定对方就是一群塔利班武装分子,所以建议这些国民军也换成便装,这样包抄过去的时候,对方才不至于看见大量的正规军就逃跑!

真是打的上好如意算盘,同样是阿富汗普通民众武装分子打扮的特别行动队,在面对军装的时候,肯定会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有双方都误以为对方身份的时候,才会一直打下去!

所以当亚亚的一支黑小队突然遭到对方袭击的时候,所有行动队的成员都认为是受到了塔利班的袭击!

但事情从一开始,就完全出乎了美国人的预料!

应该说美国人为了这场突袭是下了血本的,不但在阿富汗国民军中间混杂了不少自己的培训承包商跟特战小队,还调动了无人侦察机在空中进行热成像传感观测,尽最大可能的把特别行动队的动向报送到战斗一线,便于指战人员作出调整。

这就好像一边是坐在沙盘前面对双方敌我态势了若指掌,一方就只能当睁眼瞎!

但是美国军方不知道是谁制定了这个作战计划,也许预计伤亡主力是阿富汗人,所以他们有点漫不经心,错过了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双方的外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无论哪边,都是白袍坎肩加战术背心的便装武装分子打扮,都是实际上的北约武器,都是北约作战流程,甚至两边都携带有同样的高频红闪敌我识别标志!

这是专门留给空中部队看的,双方自己都注意不到,大白天的,无论廓尔喀还是小黑们都没有兴趣打开热成像仪或者红外线识别器来看。

于是战斗一旦打响,双方一旦胶着起来,空中指挥就有点抓瞎了!

无论是热成像还是高清度的摄像,都有点分不清啊!

刚开始还有情报分析员按照双方攻击的方向判断敌我方向,很快这种态势在战斗升级,越来越多的作战人员卷入以后,空中看下去就一团糟了!

美国人突然发现,这场突袭有点失控了!

就在他们通过通讯系统跟混迹在国民军中间超过五十名美军人员通知情况的时候,特别行动队的通讯系统里面也闹成了一片!

花费重金打造的双通讯系统在这个时候就彻底完胜对方了!

和国民军最多两三百人才有一部通讯器,一个团队需要由携带通讯器的美军先联络基层指挥官,然后才能口头传达战术要求不同,特别行动队是人手一台,所有小队长以上的指挥员还是两台,每名小队长用一套通讯器跟自己的几名队员沟通,然后在指挥频道里面就跟开社员大会一样,七嘴八舌,三四十名队长就协助马嘉跟亚亚,搞定了作战计划,整个行动队如臂指使,作战命令被细化到了每一个小队,每一个人!

齐天林从一开始就为两个部分设定了不同的作战分工,天性自由,猎人出身的小黑们负责进攻,原本就是正规军出身,沉默寡言不动如山的廓尔喀们负责防守!

自从一名高点负责观察的小队长报告了对方已经形成范围相当广的松散包围圈以后,马嘉就断然否定了集中所有人抵抗敌军的常规做法,要求各个廓尔喀小队就近建立高点防御阵地,尽可能的就地杀伤对方的武装分子,这样才能最大数量的造成伤亡,获得最大的收入!

是的,这个钱串子第一个反应就是多杀多得,只有把整个队伍在这一片使劲的撒开,才能妄想一张渔网一样,各个节点都在杀敌,造成对方没有办法集中火力强攻,到处都一盘散沙的局面……

对于塔利班,马嘉的惯性思维根本不觉得对方有组织有效战术攻击的能力,这可是捞钱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