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碾压(第2/2页)

确实让他目瞪口呆,下面的装甲车居然徐徐启动了……

躲藏在装甲车后方的军人不停驱赶平民,让出道路,驱赶他们远离军人,甚至不惜把平民往来路上赶,那可都是用枪口逼出来的死路啊!

前方的轻型装甲车开始缓缓起步,用大量的平民中间坚定的朝着这边驶来,看看标定的一千二百米,伯恩有些摇头的接过旁边一支反器材武器,装填上12.7毫米穿甲燃烧弹,也还是只能等待:“放敌军装甲车辆靠近,这种类型的装甲车前钢板能达到三级防护,五百米再射击!”

这些狙击学校出来的枪手,起码也得是非洲各国有点文化水平的才能加入,再也不会出现亚亚当年那样算个风偏都挠头的情况,更是对伯恩碎碎念的命中角度更加理解。

于是感觉似乎没有遭到射击的装甲车队自以为得计,逐渐加大马力,开始毫不留情的朝前方碾压,平民哭喊着干脆依附在车身侧面步行,反正车速也不快,似乎时速就是个5~10公里的节奏,军人们觉得也算是把自己遮挡起来,没有阻止。

于是就好像游行队伍一般浩浩荡荡,密密麻麻的民众簇拥着轻型装甲车,然后才是类似悍马的疾风轻装甲越野车等慢吞吞的在道路上行进。

狙击手们的通讯频道里面却炸开锅,之前略显慌乱的情形被伯恩叫住,分持7.62毫米和12.7毫米两种威力迥异狙击步枪的枪手们开始分配目标,商讨距离,毕竟激光测距仪也不是人人都装备。

伯恩校长已经忘却了刚才自己那种发自内心的怜悯,职业军人回到枪口面前,手指放到扳机上以后,就应该沉浸其中,放弃多余的情感,这一点,他显然做得足够好,他也再不是那个未曾开枪的倒霉蛋,这时候的伯恩,俨然已经恢复到狙击手的最佳状态。

城间高架桥下面的装甲车纵然是躲躲闪闪,依旧还是顺着公路逐渐侧身,把侧面亮给了伯恩这个狙击位,带测距仪的瞄准镜里不停闪动实际距离,数字已经低于500,伯恩看看因为自己过高的狙击位,导致弹着点会跟斜面车身装甲形成弹跳角,肩膀微动,慢慢的移动枪口,最终锁定在了那辆打头的九六式装甲运兵车的侧身方孔上。

这是九六式装甲车被行业内普遍诟病的一个缺陷,和大多数装甲车最多装备网球大小射击孔不同,自认为富有设计精神的日本人为自己的装甲车提供了每侧两个二十厘米见方的防弹玻璃观测射击窗!

这是装甲车!

拜托还有必要考虑过分的观察舒适性么,有时候日本人在设计方面的思维真够标新立异的。

身侧钢板也许能抵挡7.62毫米枪弹,加上侧身角度反弹12.7毫米弹头,但防弹玻璃顿时就把这一块的强度下拉了好几个档次!

是在考验敌方狙击手能否命中这样一个目标么?

伯恩显然很有自信!

确定目标以后,才轻轻拉动枪栓,调整呼吸频率,面对匀速前进的车辆,其实难度比面对人体还简单一些,最后检查风偏,骤然屏住呼吸,扣动扳机!

这支改造过的M82反器材步枪的后坐力出乎意料的小,枪口都藏在房间内的形式最大可能的保证了不会被几百米之外的日军发现,伯恩只是感觉肩膀一抖,在房间里震耳欲聋的枪声下,瞄准镜里立刻就能观察到那块防弹玻璃应声而碎!

两名小口径狙击手没有射击,他们跳起来摁住房间里的窗帘和窗户玻璃,保证这栋八层楼医学院病房的外观跟其他房间类似。

带有钨合金穿甲弹芯的弹头狠狠的撞击在防弹玻璃上,轻易击穿的同时还因为压迫弹头的原因引燃引爆了含锆燃烧剂,粉末状的高温燃烧剂喷溅着把火焰附着到车体内部所有能碰到的地方,无论人体还是机械设备!

伯恩就好像给推攘了一把,肩膀按照身体记忆恢复刚才的位置,眼睛在瞄准镜里捕捉到第二个侧面观察窗,再次击发!

这样两发大拇指粗的弹头能引发什么呢?

惊慌失措的军人推开后面的舱门逃生,迎接他们的是一般狙击步枪的点名,穿甲钢芯命中车体内部只要引发那么一旦点易燃物质的燃烧,从车体内的火焰,立刻让驾驶员失去之前慢悠悠的稳定情绪,立刻不顾一切的要快速撤离这个被枪口标定的区域!

就算是训练有素的装甲兵,这个时候也明白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只有离开才是唯一出路!

可周边附着的那些平民呢?

说不得只有无情的碾压过去了,就好像稻田里的稻谷一般,成片的压倒在地!

两百名狙击手,超过五十支反器材步枪,终于开始潮水一般的对着已经进入八百米范围的装甲车辆射击!

从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