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不看见她的人头,我死不瞑目!(第3/4页)

萧焱想了半天,只能想到唯一一个可以商量大事的人:父皇萧隐。

这个男人痛苦的踅摸半天,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将心事全部告诉父皇,听听父皇的看法。

父皇再怎么恨他,也不可能不顾大梁的利益。两人说到底,也是父子。

萧焱脸色阴沉的离开寝殿,往寿安宫而去。

那是软禁萧隐的地方。

虽然萧焱每日都按照孝礼去寿安宫问安,可是萧焱心中有愧,不敢面对父亲,每次都只到门口走个形式,并没有见到父亲的面。

父子两人已经数月没有见面了。

他只知道,父亲快要死了。

萧焱心中忽然不可遏制的升起一阵悲凉。数月之前,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可是现在,他觉得自己未必就是对的。

“殿下……”寿安宫外的宫人,看见萧焱都跪了下来。

“陛下今日气色如何?”萧焱问道。

一个宫人回答:“禀殿下,陛下……陛下气色不佳,太医说,太医说陛下……”

萧焱苦涩地说道:“好了,不要说了。开门,本宫要拜见父皇。”

一群宫人面面相觑,真稀奇啊,今日太子竟然要见陛下。

众人不敢怠慢,赶紧恭敬的打开殿门。

冬日的阳光照进大殿,让大殿内明亮了不少,光柱之中,泛起很多灰尘,诉说着大殿的寂寞。

一股浓郁的药材味和陈腐的气味扑鼻而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暮气和死气。

殿中的陈设很豪华,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就好像是个阴宅。

萧焱眯着眼睛,慢慢往那个锦幔垂地的所在走去,看见一个宫装女子坐在旁边。这女子看见萧焱,目中射出一丝怨愤之意。

徐贵妃。

“父皇,儿臣来看望父皇。”萧焱跪了下去。

徐贵妃叹息一声,站起来轻轻说道:“陛下,太子来看陛下了。”

良久,帐内传来翻身的窸窣声,接着一个令萧焱熟悉无比的声音无力地说道:“太子?”

随即,就是一阵充满恨意的笑声。

“父皇,大梁危在旦夕,儿臣请父皇明断。”萧焱单刀直入地说道,他知道父皇恨自己,也懒得拐弯抹角。

良久,帐内又是冷哼一声,“徐妃,扶朕起来。”

徐贵妃脸色凄苦的拉开帷幕,露出一颗白苍苍的脑袋,和一张瘦的脱了形的面孔,露在被子外面的手,完全是皮包骨头。

萧隐其实并不算老,可此时完全就是一个行将就木,奄奄一息的老人,被浓郁的死气包裹。

萧焱看见父皇这副模样,不禁心中一酸,叩头哽咽道:“父皇,儿臣不孝。”

萧隐浑浊而凄凉的目光看着萧焱,然后闭上眼睛,叹息一声,“二郎啊。”

“父君……”萧焱膝行两步,握住萧隐瘦骨嶙峋而又冰冷的手,流泪道:“儿不孝,大罪,罪无可恕。”

这一声父君,顿时唤起了萧隐当年的记忆。

萧隐睁开无神的眼睛,“徐妃,你先出去。”

“诺。”徐贵妃敛衽一礼,背景哀怜的离开大殿。

“说吧,出了何事。”萧隐有气无力地说道。

他深恨自己这个儿子。可是那又如何?他只有这个儿子了,大梁总要延续下去。

萧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就算暗中向李洛称臣,约定举国降唐的事都没有隐瞒。

萧隐并没有发怒,只是神色越发悲哀。

要说这个儿子的错,其实也不算错。他为的还是萧氏的富贵,他害怕对抗李唐身死国灭,萧氏万劫不复。

而现在他想变卦,趁机攻唐,也不算错。

“父皇,此事该如何决断?是将计就计,趁机攻唐,还是举国归唐?”

萧隐想了想,“你,肯定东南唐军兵力不多?”

萧焱肯定道:“能用来野战的,最多十几万,还要对付宋军。唐军火器虽然厉害,但南征大军肯定带了一部分,川蜀肯定也有一部分,留在东南的火器兵,不会太多。”

萧隐吐了一口浊气,“南征唐军真的进退失据?不会是李洛的陷阱?”

萧焱道:“应该不是陷阱。文天祥已经退到象州,唐军水土不服,瘟疫流行,军中每天都有大量士卒病死焚烧。”

萧隐道:“那么此战之关键,就在于大理军和宋军是否能按约出兵。要是两国能拖住福建和川蜀唐军,江西之战还是很有把握,毕竟有几倍的兵力优势。”

“可要是大理兵败或宋国兵败,那就危险了。”

萧焱垂下眼帘,“儿臣也这么想,所以委实难以决断。”

萧隐再次闭上眼睛,良久突然睁开,“那就赌一次,将计就计!只要将士效死,此战多半能胜!不冒险,哪里能开基建业?当年朕要是不冒险起兵,安有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