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凯旋大礼包!(第3/4页)

李洛摇头,“微服私访都不能有那个自由。就是微服私访,皇帝皇后身边也要有侍卫,不能离开侍卫太远。能让我们自由自在说话,只有长安还没有修建的明月台。”

明月台的设计,是一座十几丈的高台,只有一道石阶。只要侍卫守在下面,任何人都不能上去。

而帝后在台上无论说什么干什么,哪怕是一些不可描述的情调,下面的人也听不到看不到。

说起来是为帝后瞭望宫城所用,其实才不是呢。

“启禀陛下,雍州鼎已经运到殿中。请陛下过目!”御前中官常侍康西笑吟吟的禀报,哪怕是个宦官,也深知雍州鼎意味着什么。

好家伙,足足用了十六个人,才把大鼎抬到大殿上,真是重啊。据运鼎来江陵的将士说,路上需要四匹马来拉。

“康西,你即刻传百官入宫,沐浴更衣,进宫瞻仰雍州鼎!”李洛下令。

“遵旨!”

崔秀宁吩咐颜婵儿,“婵儿,你去御膳司,告诉钱龙,让钱龙准备宫宴!”

“是,娘娘!”

李洛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匆匆往外走,急着去观摩雍州鼎。受到冷落的崔秀宁,忍不住在他身后摇头,也只能跟上去。

“来人,请太上皇和太子他们到光政殿,就说雍州鼎到了。”崔秀宁吩咐了一声。

两人来到殿外,赫然看到一座古朴高大的巨鼎伫立,足有后世一百四十多厘米高,比司母戊鼎还要大一号,都不用仔细看,一股厚重磅礴、恢弘堂皇之气就扑面而来,那种沧桑古老的气势,似乎瞬间穿越时空的洪流,出现在眼前。

李洛有些激动的慢慢上前,先是弯着腰勾着脑袋绕着巨大的方鼎一圈,这才缓缓上手轻轻摸上去。入手,感知到一种并不冰冷的、有些吃手的金属感。

没错,都不用看美丽丰厚的铜绿包浆,只要上手一模,感知到这种特别的金属感,李洛这个“雅盗”就判定,大鼎是两三千年以上的古物。

否则,不会有这种手感。三千多年的青铜重器,那种手感,虽然绝非一般人能够明白,却也是人人都能感触到的。

这是触觉之美。

“好,好,好啊!”李洛激动的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寒毛直竖,他挥挥手,对侍卫宫人们道:“你们先退下,没有旨意不许进殿。”

等到身边的侍卫和宫人们出去,李洛再也忍不住的留下眼泪,一屁股坐在地上,抓住一只刻满精美饕餮纹的鼎足,满脸都是喜极而泣的神色。

“没错,这就是,就是……”

崔秀宁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洛这个样子。她此时也是一脸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巨鼎,美丽的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惊叹。

“这,比国宝司母戊大方鼎还要大啊。”崔秀宁的眼睛也湿润了,她伸出青葱般的手指摸摸大鼎,“这手感好特别啊,像是金属,又像是木料,又像是石头……想不到,大禹时代竟然能铸造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鼎,真是太厉害了。要不是亲眼看见,我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李洛抬起一双亮的怕人的眼睛,“没错,这就是上古青铜器的手感,没有几千年的时光浸润,根本不具备这种手感。”

李洛站起来,这才仔细开始观察。

鼎壁,比司母戊鼎更厚。整个造型更古朴更霸气,也更神秘。两只鼎耳,像是两只牛耳,和司母戊鼎的耳朵很不同。

四面都雕刻着不同的图案,有的是文字符号,有的是山川大地,有的是虫鱼鸟兽,看上去非常精美复杂,并不像李洛想象的那样简拙。

尤其是那个巨大的九尾虎兽,像个大大的禹字,看上去虎气逼人,凛然难犯,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感。

山川大地,明显就是雍州的地形。渭河,泾河,秦岭,陇山,华山!甚至还有长江,巴山,这是益州啊!只要地理不差的人,就知道是陕西和川蜀之北!

李洛脑子轰的一下,刹那间有点懵了。

什么?雍州竟然不光是陕西,还包括川蜀东北?包括了古蜀国(三星堆)的范围?

这完全颠覆了李洛的认知!古雍州,竟然包括了四川东北!难怪会有三星推文明啊。也是,三星堆(川东北)和陕西就隔着一座秦岭啊,直线距离很近!

上面的虫鱼鸟兽,最多的是牛,鹿,蝉,蚕。尤其是蝉和蚕最多。

还有百余个古文字,类似金文,但又不是金文。

这是比金文和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李洛一看就知道,鼎上的文字和金文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有的字,就是普通人都认识,比如“人”,“天”,和篆书没啥区别。

厉害啊。

想不到大禹时代,对山川地理就有这种宏观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