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巴赫(第3/5页)

“……”向荣只觉三根黑线压顶,好像直到现在才算是听见了一句实话……

不管怎么说,木已成舟,也只能如此,八月底周少川陪向荣一起送别了向欣,站台票已经不卖了,最远只能送到检票口,向欣对老哥没什么可嘱咐的,倒是看着周少川,她神情认真地说:“对我哥好点,你俩好好处,他要是再不把自己当回事,你就告诉我,我打电话帮你骂他。”

周少川自觉从此多了个同盟军,忙笑着应好。向荣懒得看他俩沆瀣一气,眼望着杨曦,可还没等他开口,对方已含笑说道:“哥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向欣。”

“照顾什么呀,我又不是你闺女,”向欣瞟他一眼,“咱俩互相照顾还差不多。”

说完,挥了挥手,拖着行李进了检票口,再一转身,人就望不见了。向荣思绪万千,感慨也万千,好像小丫头在大大咧咧和心细如发间大开大合地游走了一番,还没等他醒过味来,人就已经长大了,目送着她的背影,良久过去,才把一颗长兄若父的拳拳之心,怅然若失般沉进了胸膛里。

向欣让他多想想自己,这话他听没听进去谁也不知道,横竖关心他的人倒真不少。等再开了学,进入了大四,他放弃保研这事已被系主任念叨了好久,虽然最后接受了他的选择,但主任也替他打点安排好了后续——本科生就业多艰,全得靠推荐,还得提前去占坑。

系主任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体制内的研究所,工资一般,隐形福利不少,好处是稳定,将来混好了大概其也能享受个处级待遇;另一间则是纯公司,合资性质,薪资待遇在行业内处于中上游,缺点是加班多,工作压力有点大。

向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前者的主流氛围,确实已经不适合他这种“非主流”人员,他就算心再大,也不想将来面对一群循规蹈矩的人,教人戳着脊梁骨在背后指指点点,毕竟有些事,在能预想到结果前就应该极力避免。

反观合资企业就自由开放得多,该公司坐落在CBD的高档写字楼里,离罗贺之前的工作室不远,实习开始后的几个月,向荣和罗贺已吃了不下十顿饭,后者也坦言,其实很想让他过去帮忙,但最近自己和合伙人之间有分歧,可能不久的将来,他也会离开工作室另谋他就。

有本事的人是不愁发展的,向荣并不替罗贺感到担心,而直到此刻,他也依然用初涉社会的年轻人那一腔天真,去真心实意地这样思考着问题。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上述那句话,可能仅仅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反向验证并不成立——没本事的人也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一期和他同进公司实习的,一共有八人,分成两组,各自向自己团队的工程师汇报。向荣这一组除了一个女生,剩下的全是男孩,其中有个叫吴晓光的,看学历也是211毕业,可一上手,向荣就发现该人什么都不懂,画图水平奇糙无比,脑子里还一点想法都没有。不仅如此,遇到工作还会各种推诿,奈何人家嘴甜会来事,每天光给大家带各种进口小零食,就已经收获了不少青睐。向荣有次路过茶水间,听见有人在议论,说还是大城市的小孩懂得待人接物,这一批的实习生里,就属吴晓光和向荣最招人喜欢。

和一个脑袋空空、只会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的草包一起被人谈及,尽管是夸赞,也还是让向荣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再之后,向荣又发现吴晓光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拉拢了他们组里另一个叫许意祥的实习生,后者是外地人,家境清寒,平日里不声不响,为人有些木讷,唯独却和吴晓光走得近,尤其是遇到布置工作,需要绘图的时候,许意祥便摇身一变,成了吴晓光的枪手。

专业技能如此之差,人品好像也不怎么样,却能留在大机构里实习,肯定是另有隐情,向荣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出部门总监对吴晓光多有照顾,团队领导也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后偶然听人提及,他才知道,原来吴晓光的姑父是建委的领导。

有人罩和没人罩当然是不一样的,甭管什么性质的单位,这一点都不能免俗,说到底,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法则,向荣冷眼旁观,有点为许意祥不值,可转念再想,或许人家也得了承诺和好处,那自己又何必闲吃萝卜淡操心呢?

有那个闲功夫,倒不如关心一下自家的小情郎。

自向荣开始工作,周少川也努力扑起了事业。奢侈品市场虽说欣欣向荣,但总有一天终会饱和,然后由盛转衰。他于是和Joyce的哥哥搞起了私募基金。少爷画画可能未必能画成大师,但论生意经,那可是家学渊源——从十四起,他就进入自家公司观摩学习,从渠道、流程,到市场、准入、甚至销售技巧全学了一遍,除却不会合成生物制剂,周少川可是正而八经被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