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3/7页)

我不再说话,这阵子惹的麻烦事儿的确很多。

师傅和一野和尚绕着水库走了半圈,然后两人窃窃私语一阵,转头问我:“瓜娃子,你有什么发现?”

“底下有养鬼纹。”我坦白。

岂料师傅和一野和尚只是哦了一声,然后把我们拎回了叶家村:“看你最近惹的麻烦事,回去再收拾你!”

到了叶家村,叶老头也没想到师傅突然回来,一野和尚到了人前又开始装高僧模样,双手合十念经为叶老头和叶老太太祈福。

我和二狗在边上看的直撇嘴,这秃驴这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穿着僧袍是一套,脱下僧袍又是一套。

叶老太太一开心,做了一大桌子菜,半荤半素,吃的一野和尚赞不绝口。

老太太做菜是有一套,一野和尚吃高兴了,给老太提要了生辰八字,叶老太太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师傅在边上帮腔:“就尽管告诉他是了,归元寺的和尚可不好找。”

老太太喜上眉梢,报了生辰八字,一野和尚记好,闷头大吃。

师傅也好久没喝叶老头喝酒了,两人聊的欢畅。

一野和尚虽然做事非常没有节操,但是我发现他还是很恪守戒律的,酒肉均不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我乘热打铁问师傅最近去哪了。

师傅白我一眼:“小孩子不该知道的别知道。”

我吐吐舌头,又问:“山顶水库里的养鬼纹是怎么回事?”

师傅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说:“章子偷的青铜酒壶是槐字派的……”

被这样一点拨,我才恍然大悟,章子肯定是惹到了槐字派的人!不过我有些怀疑,章子是盗墓的,盗墓的和槐字派的人有几毛钱关系?再怎么也惹不到一起吧。

想了半天,只得到一个结论——章子盗的墓,正好有槐字派的人留下的镇墓机关。

师傅对我的推论不置可否。

吃完饭,师傅喝多了想回去睡一觉,被我拉住:“那章子明明去年才被通缉,怎么死了六年了?”

师傅醉醺醺看着我:“我说你瓜娃子屁事真多,既然山顶水库里能发现养鬼纹,说明这事是槐字派的人干的,槐字派的人能养鬼,自然对尸体的处理方法有一套。再说了,即便不是槐字派的人干的,现代科学里头,用什么高温闷热条件,影响尸体死亡时间判断不是很正常?”

师傅说完,眼睛一闭,琢磨一阵,自言自语:“是高温闷热条件,还是啥来着?算了,你瓜娃子以后好好学习就知道了!”

第五十六章 浮尸地、黄泉

世界上也并不是所有神秘的事情都需要用灵异来解释,起码现在来章子的尸体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待商酌。

师傅和叶老头喝多了,倒头就睡。

一野和尚吃饱喝足到附近溜达去了,我在屋子中百无聊赖想着师傅最近到底去哪儿了?

晚上,师傅醒来,偷偷摸摸往外走。

被我看到,我喊他,他尴尬挠头:“瓜娃子,要吓死个人?”

“师傅,您这是要去深山水库?”

师傅笑了笑:“算了,你也来吧。”

到了深山水库,一野和尚早等在那里,他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杆禅杖,禅杖金碧辉煌。

师傅盯着他,喊:“老家伙,这玩意都拿出来了?”

一野和尚笑着:“下午让人给送来的。”

我愣愣出神,这两人要干什么?

只见到一野和尚突然纵身一跃,直接跳到了水库,只听到当一声闷响,自水底传来。

我一愣,这声震耳,似在水底炸了雷。随着这声闷响,一野和尚爬上水库,手上禅杖已经不见。

师傅冲他点点头:“有些困难?”

一野和尚尴尬笑了笑:“难倒不难,只是底下是个浮尸地,邪乎的紧。”

师傅问:“黄泉?”

一野和尚双手合十,沉默不语。

听到黄泉这个名字,我一愣,由于以前听师傅讲过许多故事,所以对黄泉有一些印象。

师傅口中的黄泉,并不是阴间的黄泉,而是阳间的黄泉。

说到黄泉的形成,极为复杂,传闻北宋年间,在西南某处的安乐县有一条河,据说这条河的源头在一座小山上,不过从没有人计较过这个。

有一年,接连降了几天大雨,然后,众人惊奇的发现,河中鱼儿全翻肚皮死了。河流附近的村民惊恐万分,还以为是瘟疫,连忙请人来看了,那人见到河中景象,顿时吓晕。

醒来之后只说了两个词:“浮尸地,黄泉。”

什么叫浮尸地?就是有一块地,明明没有水,人踩过去,却如同踩入水中一样,但无论如何都爬不上来,死后尸体浮在大地之中,这和沼泽何其相似,但是它比沼泽要危险万分。

什么是黄泉?偶然条件下,大水淹过浮尸地,然后浮尸地里被困住的冤魂随着大水流过,然后进入河流,这条河便成了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