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汉战王(第3/4页)

刘禄急忙说道:“陛下圣明!在得知九黎峒胆大妄为竟然犯下如此滔天大恶之后,我祯王府也是主张对他们进行……”

桓王不等他说完后摆摆手:“另外单单对九黎峒用兵还用不着本王,陛下还要本王来宣读圣旨——”

“王七麟!接旨!”

王七麟出列跪下。

桓王抬手,手中出现一卷圣旨,他拉开喝道:“昊天有命,皇王受之!”

“邦国安宁,盖出听天监;朝廷纲纪,尽归于能才……”

听到这里王七麟琢磨回味来了,怎么朝廷每次下发圣旨用的词都一样?他之前升职时候所接的圣旨不也都是这话?

圣旨主题中心很简单,给他升官。

银将!

听到这俩字的时候王七麟还挺吃惊的,根据太狩皇帝当时所说,他得是拿到证据抓祯王回京才能升官为银将,没想到太狩皇帝还挺仗义,提前给他升官了!

这样问题来了,太狩皇帝不像是个仗义人啊!

他顾不上瞎琢磨,桓王已经读完了圣旨,他得上去接旨了。

等到他接旨后,桓王很客气的冲他拱拱手:“恭喜王大人,王大人真是官运亨通,这么年轻的银将,怕是听天监历史上也罕有吧。”

谢蛤蟆、徐大和刘稳也上来冲他道喜。

王七麟没有官瘾,但是升官肯定是好事,而且这年头官职高了有些事才好办。

刘禄心里感觉不对劲了,他对桓王说道:“王叔,三郡王之死尚没有定论,这王七麟总归是有嫌疑的,若是事情确实与他相关,那这是诛九族大罪!”

桓王淡淡地说道:“与本王无关,本王此次到来,一是宣读圣旨、传达圣意;二是查你们王府枉顾太祖圣谕,私下里豢养私兵、私藏重兵凶器之事!”

刘禄叫道:“王叔明鉴,小侄怎敢豢养私兵?”

“那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桓王伸手在一众兵将伸手扫了半圈。

刘禄咬咬牙道:“先前小侄回禀王叔,得知九黎峒的胆大妄为后,我父王愤怒,临时招募兵员给朝廷补充兵源。”

“九黎峒经营山峦多年,怕是没那么容易剿灭,这应当是一场拉锯战,锦官城内兵力恐怕不够!”

桓王面色稍霁,点头道:“好,那本王把这些兵带走了。”

刘禄一口气没上来,眼前发黑!

但他反应很快,立马顺着这话题说道:“他们本来就是我父王给王叔准备的预备兵源,自然属于王叔,那小侄祝王叔剿匪顺利,日后再有所需可以随时与小侄说,小侄……”

听到这里,王七麟心里一动。

不对劲啊。

祯王府连同衙门和听天监抓捕他,用的最大理由是他绑架了祯王。

可是刘禄在这里怎么绝口不提此事?

还有桓王乃是朝廷中的实权王,这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祯王与他关系不管好不好,那桓王到来应当是祯王亲自去迎接吧?

他回忆了一下,刘禄刚才说的是‘小侄去列阵迎接’。

再就是刘禄刚刚说了一句‘那小侄祝王叔剿匪顺利,日后再有所需可以随时与小侄说’,这话也不对吧?

若是单单刘稳来督军作战,那他与刘稳对接没问题,可来的是桓王,要与桓王对接不得祯王亲自上阵?

王七麟心里出现了两个猜测,一个是祯王有问题,所以刘禄不在桓王面前提起他来。

另一个是祯王与桓王有嫌隙,所以刘禄在刻意的避嫌。

说起来他觉得第二个猜测更靠谱,毕竟祯王和桓王在对待交趾国、五诏等国的态度上截然不同。

祯王主和,一直在负责和谈。

桓王主战,已经领兵作战多年。

他心里念头转的飞快,于是下意识看向桓王。

桓王此人心念通达,立马问道:“王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七麟沉吟了一下,说道:“不瞒桓王,卑职有个消息转达给您。”

“卑职与大黑峒七圣相识,他们大圣仡僚猖想请卑职告知王爷,一直以来大黑峒上下抱定卫国戍边、参军报国的决心,可是他们百姓性命受到九黎峒威胁,所以不能发动青年去您军中效力。”

“这次九黎峒欺人太甚,他们决心与九黎峒决一死战,若能联合山中各村寨消灭九黎峒的威胁,他们日后愿意发动族内有志青年去您军中效力。”

听到这话桓王淡淡的笑了:“王大人直接说话就好,不必费心思来婉转应付,他们想与本王做个交易,本王联合他们灭九黎峒,他们以后给本王提供兵源。”

王七麟道:“请王爷明鉴,仡僚猖当日的话确实很婉转,此次九黎峒覆灭在即,他们自己也有信心,所以并非是想要与王爷做交易,而是确实想要在覆灭了九黎峒后给您麾下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