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宴席散去,姜太后面带倦容,靠在贵妃椅上闭目养神。

姜蜜拿手被毁的画轴伺在一旁。

姑母只看了一眼这画,便派人去彻查,经手过此画的宫人全部都跪在地上,她们战战兢兢地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不多时,崔嬷嬷行色匆匆地回来了。

她脸色很是难看,躬身道:“太后娘娘,芸桃的尸首在湖里面被发现了。身上没有任何线索,就像是失足落水一般。”

姜太后缓缓睁开眼睛,“没想到哀家这里还埋了这么一个钉子。将她们带去慎行司,让慎行司的人好好审一审。整个慈宁宫上下全部仔仔细细筛查一遍!”

“谨遵懿旨。”

跪着的宫女太监哭着求饶喊冤,很快被慎行司的内侍们捂嘴拖了出去。

姜太后:“你去一趟长春宫。传哀家口谕,安阳公主禁足期间将女戒女则抄写百遍,好好思过。贤太妃身为安阳公主生母,未曾好好教导视为同罪,亦禁足三月。”

崔嬷嬷:“是,娘娘。”

崔嬷嬷带着人往长春宫而去。

姜蜜头一回见姑母如此动怒。

姜太后朝姜蜜招了招手。

姜蜜走了过去,“姑母。”

“吓着了吗?”姜太后问道。

姜蜜点了点头。宫里面就是这样,暗处蛰伏着危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蹿出来咬你一口。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命丧黄泉。

前世她也没少领教。

姜太后让她挨着自己身边坐下,仔细地看着姜蜜,“莫怕,有姑母在。”

这话让姜蜜心里一酸。可是姑母,你护不了棠棠一辈子啊。

你走了后,棠棠即使身在宫中也没能护住姜家。

将来戕害皇帝生母的罪名落下来,她根本护不住!

她好想亲口问一问,永顺十六年皇帝的生母瑾妃随先帝南巡,在苏州香消玉殒,跟姑母到底有没有关系?

她不相信姑母会害了瑾妃。可当那证人证据出现时,无人可辩。

现在让她如何问出口!又怎敢问出口!

姜蜜泪眼婆娑,怯声道:“姑母,棠棠还未入宫便如此凶险。今日侥幸是避过一回,也不知下回在哪儿等着棠棠。姑母,我害怕……我 、我可不可以不去争了?”

姜蜜很是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姑母的底线。

姜太后沉默了半晌,笑了一声,她拿起姜蜜手上的帕子,替她擦了擦泪水,“真是说孩子话。前些日子不是一说起皇上便害羞吗?这会儿便不倾慕了?哪能说不入宫了就不入宫了?”

“今日皇上唯独赏了你古琴,还是大名鼎鼎的绿绮。想来他对你是上心了,只要这回递上去的名单皇帝点头了,你便可以早早来宫中与姑母相伴。等你坐上了皇后位子,其余的人也蹦跶不起来。”

姜蜜难掩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姑母不会那么轻易地答应。姜家花了这么精力教养她,就是想让她能够在宫中有一席之位,能够延续姜家的荣光。

只是事情不会像姑母所说的那样顺利。

前世萧怀衍这个时候根本不会册立皇后,也没有纳妃。

他是次年才开始纳妃,而皇后的位置一直给沈家留着。

姑母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姜蜜回到暖阁时,月亮已经出来了,冷冷地清辉显得秋夜更凉了。

秋玉迎了出来:“姑娘,你总算回来了。乾清宫的公公送了一把琴过来,说是皇上赏的。奴婢不敢动,一直摆在桌上。”

姜蜜绕过屏风,便看到那把隐隐透着绿光的古琴。

目光又移到猫窝里,里头空荡荡的,她转头问道:“怎不见绵绵?”

秋玉:“奴婢本来要抱着绵绵回来的,乾清宫的那位小成公公叫住了奴婢,带着奴婢去了太医院找李太医给绵绵包扎了。太医说担心绵绵五脏六腑有损,先留在他那儿观察一个晚上,明儿再去接回来。”

姜蜜皱了皱眉,成忠?他什么时候会管这等闲事了?

秋玉给姜蜜倒了一杯茶,“姑娘你便放心罢,奴婢离开的时候看着绵绵精神好多了。”

姜蜜接过茶盏,喝了两口,舒缓一点便放了下来。

姜蜜站在桌前伸手摸了摸绿绮的琴弦,有种荒谬又不可思议的感觉。

前世备受宠爱的柔妃心心念念的绿绮,竟然会到了她的手里。

若是前世的自己定会欣喜万分。

只可惜现在,这琴于她没有半分意义。

她感慨地抚摸着琴上交织的藤蔓纹样,忽地摸到了一处触感有些异样,顺着缝隙用力一按,出现了一个暗格。

姜蜜见那暗格之中存放着一张泛黄的纸张。

她好奇地拿了出来,将纸张翻开。

只一眼,姜蜜脸上的血色褪尽,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背脊隐隐发凉。

秋玉察觉不对,上去扶住姜蜜,关切道:“姑娘,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