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三合土(第2/2页)

昨天后半夜,他又拿出了秦连楹的手札,与无梁殿卷轴对照着看。

被引去跟罗大见面之前,许问一直在学习手札上的内容。

手札是根据秦连楹从学徒成为工匠的年份来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秦连楹进入京营府前,就因役来往过多地,见过许多不同的建筑。

他不是个保守的人,这些见闻也不时体现在他手札的记录里。

秦连楹主要擅长的门类就是泥水砖石,许问后来才发现,其实他手札里也有关于窑洞的内容,还提过一两句无梁殿。

不过窑洞的地理限制很大,无梁殿这种纯砖石结构的建筑从来没成为过主流,所以他的手札里记录得不是很详细,倒是一些由此而来的思考引起了许问的注意。

秦连楹提到砖石的粘合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最常见的砖石粘合剂是水泥砂浆。

但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水泥,也就是现代水泥,比较常见的是一种叫作“三合土”的东西。

三合土顾名思义,就是三种成分混合起来的土,不同的时代,三合土的成分不太一样。

明朝主要是石灰、陶粉和碎石,清代有石灰、黏土和细砂,也有石灰、炉渣和砂子。

根据需要,三合土里还会混合其他的成分,譬如红糖、糯米浆、鹅卵石等等。

秦连楹手札里没有时代之分,但也写到了很多种不同的三合土,它们的详细配比方案,以及适用的范围。

秦连楹有些遗憾地在手札里表示,三合土能极大地增强砖石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唯一的缺陷就是太贵。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如果能找到更便宜更好用的替代品,砖石材料也许能在建筑上得到更多更好的应用。

手札的最后,秦连楹还提到,最近听说胡人有一种好用的方子,相传内物阁正在设法从他们手中购买。

这个地方的笔迹比较新,感觉是近期发生的事情。

看到这里,许问突然想到了那两盏拥有透明无瑕玻璃的煤油灯,心中突然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