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不负责任的懒汉(11)(第3/3页)

她一心虚,店里的老板娘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尴尬得转移话题。

镇上的人生活是相对富裕,但市区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去买,除非是有需要才买。哪怕有首付,大家也不喜欢还几十年贷款,欠的钱差不多得双倍还,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宁愿在镇上花几十万盖一栋。

殷采回家撞见季堂嫂和季大伯母,两人在门口啃黄瓜,季堂嫂叫住她,故意问,“听说你们都去市区看房子了?这是准备买房子了?什么时候买啊?”

邻居与邻居楼层间隔小,季堂嫂本来嗓门就大,眼下还故意提高声调,旁边几个大妈也出来看热闹了。

殷采又气又觉得丢脸,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当她准备吃下这个哑巴亏时,季淮从家里走出来,明显也是听到这段话,一本正经回,“既然去看了,肯定是想买啊,才去看了一个楼盘,要多多看看,遇到合适的就买。季雅不是在卖房子吗?有合适的也可以介绍。”

季大伯母干笑,直接就拒绝了,“她最近没空,哪有时间带你们去?”

季淮:“那就算了,我们再多看看。”

他们一进去,季大伯母就闲不住了,去村头到处到处说,语气里自然是瞧不起家想笑,坚定认为他们不可能买得起。

还去市区买房子?

疯了吧!

他们村里大部分人想都没想过买房,季淮能买得起?下辈子吧!

殷采也觉得季淮有点异想天开了,正准备劝说他,因为别人真的会看笑话,结果他异常坚定,并且反问她,“我为什么不能买?市区的房子不卖给我吗?我觉得我能买!”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暂时真的……”

“我都答应小晴要买,要买大房子,等她考上市一小,我们就买房子,给她一个大书房,把她的房子装修成公主房,我一定要买。”季淮一点都不像在说笑。

他认真得殷采都不知道怎么反驳他。

村里的流言蜚语还在不断传着,唯有季淮认真,还会反问人家有没有好的楼盘,能不能有优惠,可惜没人当真。

休渔期一过,他就出了海,不运货时一天在海上十几个小时成了常有的事情。

季淮偶尔会和殷采分享他的劳动成果,干劲十足:

“今天这条抓到了一条石斑,买了两千多。”

“虾最近又贵了,最近的货都让省城的老板订了。”

“再努力一点,争取早点买房子!”

……

季淮忙起来后,和那些狐朋狗友也就很少联系,偶尔在家里喝喝小酒,但量也变少很多,加上干活辛苦,啤酒肚慢慢就消了。

孙斌从市区回来,杀了家里两只鸭,煮了饭,叫上村里头的男人来喝酒吃饭,热闹热闹,季堂哥和季大伯父也去了。

孙斌给季淮打了电话,他说没空来,大家又开始调侃了,季堂哥先说,“那小子最近怕是赚了点钱,听说要把他女儿送上市区读书,还要在市区买房子,笑死人了。”

围着桌子的众人也哈哈大笑。

孙斌则道,“是啊,他把他女儿送到市一小了。”

众人怔,“不可能吧?怎么可能送去?你别听他吹牛。”

他们压根没想过,没有买房或硬手段,怎么可能去?再说了,他们哪有那么强的教育意识?觉得孩子在哪都能读书,没读好就是不够努力,不是读书的料子。

孙斌则知道点内幕,“六队那个赵超在市一小当老师,季淮拿着他女儿的成绩去找了他,安排了考试,考上了,前两天我碰到他,他刚好带他女儿去市一小报名。”

这话把他们雷得不轻,季堂哥不服般说,“就算送去了,也是因为他女儿读书好,他说话不能信,他说要买房子,你们信他能买得起房子?开什么玩笑?”

“不一定。”孙斌这么说。

他们大多都不信。

季堂哥回家说了之后,季堂嫂还骂了季家栋,“天天只知道吃,季子晴都考上市一小了,你还考不及格!”

转念一想,会读书有什么用,还是穷。

结果,没过多久,孙斌回来的时候又说,季淮真的要去买房了,买三室一厅,都让他帮忙找个木匠,听说要给季子晴做个书房,怕有甲醛污染,想要找村里头的木匠用实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