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年代文里的男知青(1)(第3/3页)

等了几年,年纪越来也大,眼看无望,他只能委屈自己娶村姑,希望能在村里站稳脚跟。

其余人他看不上,也就冯巧兰勉强能看上眼,毕竟对方长得清纯恬静,农活干得少,皮肤白嫩,因为家境好还读了点书。

他放低姿态去和她套近乎,冯巧兰呢?对他早有好感,他与村里头男人截然不同,一看就像读书人,说话也轻轻缓缓。

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冯大峰原本看不上他,奈何冯巧兰喜欢,想着入赘也行,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他性子内敛,有些读书人的稳重,其实傲慢又软弱,贪生怕死,懒惰又自私。

一方面知道自己没法了,要娶村里的女人才能站稳脚跟,不然他的那点工分养活自己都费劲,也需要个女人解决生理需求伺候他,给他生孩子。

另一个方面,他又觉得泥腿子配不上他,他和那群粗鄙的男人不一样,心有不甘。

典型的占了便宜还觉得自己亏。

他和冯巧兰结婚一年了,冯大峰一开始虽不太认可他,但都是一家人,也尽心尽力帮,没嫌弃他总挑清闲的活干,赚的工分少,冯母也照顾他,希望他对自己的女儿好点。

自从娶了冯巧兰,他的日子一下就好过,马上要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想到突然就恢复高考,他哪能忍?

怕冯家人知道,偷偷复习,然后偷偷去参加。

上一世,无论冯母怎么私底下求,他还是走了,走之前保证回来,冯母含着眼泪偷偷给他塞路费,他嘴上说着是为了给冯巧兰和孩子更好的生活,一定不会负了她,去到大学后,直接就断了联系。

那就像他不愿回忆的一段过去,丝毫没留恋。

而他不知道,冯巧兰在他走后半个月,突然摔了跤导致早产,一尸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