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来到封神的第128天(第2/3页)

子升僵住,他自然地转过视线不去看向鸿钧。

鸿钧也顿住了,他神色有些微妙。

待子升离开后,鸿钧抬手,几颗莲子从莲池飞入了他掌心。

他眼皮轻抬,莲子瞬间化成了几朵小巧的小青莲。

他将小青莲放在了地上,小青莲开始蹦蹦跳跳。

鸿钧蹙眉,他指尖轻点,小青莲跳得更高了些,高度也终于与子升梦中的高度重合了。

鸿钧眉头舒缓,他淡声道:“……原来是这个跳法。”

——

子升忙活了大半年,殷商也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子升最开始统管的三分之一城池早已衣食无忧,据说有些勤劳人家甚至屯够了二十年的口粮!

他们不但勤劳,而且脑子也灵光,他们知道粮食是存不到那个时候的,于是开始想方设法解决多余粮食的去处。

那么多粮食放那儿,子升不去收才是傻。

因为朝廷珠玉在前,许多百姓除了自家亲爹亲娘,最信任的便是朝廷。

子升也不糊弄他们,而是直接给他们了几个法子让他们自己选。

第一,百姓们可以用粮食来换钱。

有人觉得此法可以,现在能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有了钱也能做成许多事。

有此想法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家老人犹豫了片刻便拒绝了。

“钱的确是好东西,可现在满大街的食肆、乐坊、书坊,那些地方就跟烧钱一样。真要拿我们二十年的粮食去换钱,怕是一年就花光了!”

子女们一听此言,面露犹豫,他们在提出换钱时还确实有过先在食肆吃上两顿的念头。

就在他们犹豫时,旁人又对他们道:“要不然怎么说商王对我们是真的好呢?!”商王是大王与摄政王的共同称呼。

“商王又命人在粮仓附近建了两座府衙,一座据说是粮庄,一座好像是钱庄。你们可以推着粮食去那两座庄子去换。你们要是想换钱就可以换钱,换完钱后要么揣在自己身上,要么扭头去隔壁的钱庄存了!”

“存了?这是何意?”那家人惊奇问道。

“你将钱存了进去,钱庄的人会给你枚大钱作为收据。你说存一年,你这一年就取不了,也不怕败家子将你家钱换出来去吃肉喝酒!对了,你存进去也不是什么坏事!”

那人捂嘴笑道:“据说这种存法存得越久还能给你返利息,利息是什么?就是钱生钱!啥都不做,第二年就会有小钱生出来!”

农家人哪儿见过这种事?一听钱能生钱,两眼放光,恨不得将家中财产全存进去!

他们早已迫不及待了,临走时旁人又拉住了他们。

“别急啊,我还没说那粮庄!粮庄同样可以将粮食存进去,也能生粮。而且哪怕二十年后你去取,取出来的都是新粮!”

那家人顿住了脚步,眼中闪过了思量。

粮庄虽然只能存粮,但却在将来能管住他们的温饱。以后哪怕再穷,他们也饿不死。

那人见状,又说了最重要的一点。

“你们知道吗?这钱粮存在庄子里,到时给你们的那枚收据你们可以拿到殷商各地去取。将来也不怕有土匪打劫,身上也轻便了不少!”

那家人眼睛亮了,其中小儿媳惊喜道:“咱们家狗子在朝歌求学,咱们可以把收据给狗子,到时狗子想吃什么喝什么都不用拘着了!”

老太太点头,眼含笑意,“这法子好啊!”

说完,一家人有干劲儿地推着粮车往粮仓的地方赶去。

小孙子犹豫问道:“爷爷,我们将粮食存到庄子里,万一到时朝廷不给我们了怎么办?”

他话毕,爷爷拍了拍他脑袋。

“你在说什么胡话?!你要知道新王没登基以前我们连饭都吃不起,你当时差点被饿死!新王每日好吃好喝,为何要管我们?他是真心为了我们好!你看看街上的食肆、医馆!看看咱家的地,是原来的五倍!现在交的税也少了,朝廷还给发种子……这一桩桩殷商至今数百年了,哪一位大王为我们做过?!”

老人越说越激动,“没有新王,你也不可能吃得白白胖胖。你以为粮食是咱们家的,这一大半都是新王的!”

老人摸了摸眼泪,“我信新王,愿新王延年益寿,福如东海。”

小孙子若有所思,在他心目中,商王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

大儿子嗡声道:“咱们家粮食存在庄子里,若有一日国不在了……”

老人斩钉截铁道:“我们的命现在和殷商绑在一起了,若有一日有外敌入侵,那得先从老夫身上踏过去!”

随着殷商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完整,百姓拥有的财产也越来越多后,百姓渐渐将自己与殷商绑在了一起,殷商也越来越坚不可摧。

子升这边。

自这一次大丰收后,全殷商上交的粮税瞬间挤满了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