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二合一(第2/5页)

“你也不必心急……”陈蕴贤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朔儿和盛儿刚满月,你可别胡来,手里有什么好东西,你自己计算时间,隔上几个月或者半年拿出一个。

至于工部那些嫉妒你的人,你根本不需要在乎他们的目光,等你掌控了工部,这些无能之辈统统换掉就是了,翰林院储备的人才多得是,你想要多少有多少,又不是非用他们不可。”

“我明白了,大哥。”

“明白就好,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新式水稻的事,暂时不急。”

“嗯。”

“回去歇息吧。”

陈蕴藉起身告辞,回到明心院,还是有些心事重重。

黛玉正在逗两个儿子,见陈蕴藉情绪不多,让奶娘把两个儿子抱下去。

“想什么呢?”

陈蕴藉回过神,就见黛玉手里举着杯子,递到他面前。

他接过杯子,喝了口水,“在想一些事情。”

“你不是刚去见了大哥,大哥没给你解惑吗?”黛玉道。

解惑?

他没什么困惑,就是有些压力。

“没有疑惑,解什么惑?”

黛玉奇怪的看着他,“你不是为了研究新式水稻的事,去找大哥的吗?”

“新式水稻目前还不能培育……”陈蕴藉叹了口气,“这耕种之事,不归工部管。”

田地耕种,赋税徭役,全都是归户部来管,自然的,这耕种也是户部的日常工作。

陈蕴藉如今身兼两职,但都跟户部没什么关系。

“田地耕种归谁管?”

“户部管钱粮,田地,户籍,徭役等,这耕种自然也是户部的事。”陈蕴藉解释道。

黛玉想了想,“我爹现在是户部尚书,你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去找我爹。”

“事关重大,等我准备好,再去找你爹。”陈蕴藉道。

新式水稻如今与摊丁入亩的政策牵连在了一起,目前新式水稻还没有头绪,直接拿仓库里的粮种去种,在京城这样不适合种地的地方,亩产也能有七百斤,若是能去富庶的江南一带,好好种,达到亩产千斤应该不难。

“新式水稻既然不能培育,那你在愁什么?”

陈蕴藉揉了揉黛玉的头,“说来话长,等以后再跟你说。”

黛玉识趣的没多问,转而说起两个儿子。

陈蕴藉含笑听她说。

次日,陈蕴藉去了工部衙门点卯之后,去找了他舅舅宋池。

“你想去都水清吏司?为什么?”宋池有些难以理解。

工部下设四司,以陈蕴藉目前管的营缮清吏司为首,其次是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

屯田清吏司就是官工部工匠数量钱粮,还有各地煤窑开采等事。

虞衡清吏司之前就说过,这个部门管军器等物。

都水清吏司指责就比较多。

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还有各省修造战船渡船等等事宜。

陈蕴藉之前就已经画了图纸给梅家人,战船已经在造,还去都水清吏司做什么?

“我有些想法想要试验一下,还请舅舅通融一二。”陈蕴藉道。

见陈蕴藉嘴巴这么严实,想来不是凡物。

宋池叹了口气,喊来自己的副官,让他带着陈蕴藉去都水清吏司,“你悠着点,别乱来。”

“我心里有数。”

陈蕴藉跟着舅舅的副官到了都水清吏司,然后直接要了人,离开了工部衙门。

至于陈蕴藉带着人去做什么了,也没人敢问。

现阶段陈蕴藉也不好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因此他挑了水泥来做。

老话说得好,要想福,先修路。

水泥这种东西,哪怕到了现代,也是常用的东西。

十分的实用。

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陈蕴藉基本上就将成品弄了出来。

有目的的直接去做水泥,其实要做出来不难。

他将东西做出来之后,就直接入宫面见陛下。

关于水泥的各种妙用,陈蕴藉都写了折子上。

皇上看完折子,让陈蕴藉带着工部的匠人入宫,在东北角偏僻的宫苑,让他弄水泥地。

这水泥干得快,两三天的功夫,平整的水泥地就好了。

皇上踩着坚硬的水泥地,拍着陈蕴藉的肩膀道,“朕没有看错你。”

陈家这两兄弟,都不错。

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破格提一提陈蕴藉的官位。

但这水泥路建造出来,只要修一条水泥路,往后想要运输物资,可就比过去要省时省力得多。

而且,水泥不单单可以用在修路上。

从前水患只能用沙包去添坑,如果用水泥建大堤,即便拦不住汹涌的江河,可也比现在的大堤要强一些吧?

陈蕴藉出宫之后,皇上反复的在想水泥的事。

过了两三天,他终于下定了主意。

陈家这两兄弟非常不凡,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就把他们放到该放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