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页)

这样如果吴伯伯能去就可以少走一段路了。

既然是打算来看望长辈,黎夏便准备了一些营养品。是昨天让人从超市拿来的。

吴伯伯听到汽车响走了出来。

他大儿子、大儿媳上班去了,孙子读书去了。就他和小儿子在家。

吴超则是今天和单位请假调休了。他初八上班,上一个周末加了班,挪到今天休息。

黎会计看到老领导有点激动,等车一停稳就拉开车门下去了,“老吴——”

“哎呦,你也来了啊!”

“我来看看你啊!”

黎夏从副驾驶位拎过东西下车,“吴伯伯,好久不见您还好吧?”

吴伯伯眯眼看看她,“黎夏啊,你看这长大了出落得跟朵花似的!”

他下意识看了下自己小儿子,小时候这俩经常哪哪都一道。不过那时候黎夏是小男头,好多人以为她是男娃娃。

吴超接过黎夏地上的营养品,“哎呦,客气了啊!我那天就提了两条样品啊。”

“吴伯伯这都七十的人了,应该的。对了,他能上车么?我爸想叫他一起去看鱼塘。要不行,就让我爸留下来跟老爷子聊天。”

吴超看看车门,“应该可以,你到时候开慢点就行。陈姑父,您可是稀客!”

姑父道:“我记得你,那时候我还训练过你是不是?”

“是的、是的。”

吴伯伯也还记得姑父,“小陈!你看那年你到黎家上门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呢。现在你也长白头发了。”

“是啊,时间过得很快。老哥哥,你能迈得上车不?能的话咱们就不进去坐了。”

进去坐又要倒茶什么的,怪麻烦的。

吴伯伯慢慢走过来,“老二,你掺我一把!”

吴超过来把他掺上去。三个老头坐后面,吴超坐副驾驶位指路。

“大概开十五分钟就到了。”

路上,吴伯伯和黎会计说起厂子被如今的管理人员就那么卖了唏嘘不已。

黎会计摆手,“管不了了。儿女成器,你就和我一样想开点吧。”

到了地方,太阳初升,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

这已经是二月底,不是太冷了。黎夏今天都是穿的皮夹克而不是羽绒服了。

黎会计和吴伯伯慢悠悠的在旁边好走的地方散步、小声说话。

黎夏则和姑父一起站在鱼塘边看鱼。

吴超从渔民手里拿过长杆的漏网,把鱼舀起来给他们看。大小都有,显然是分批次撒的鱼苗。

前天他们已经吃过了,口感很细腻,吃着和河鱼没什么差别。

姑父道:“小吴,你这鱼养得真好!”

“姑父,他专业的,大学学的就是这个。行,这鱼不错。你一天能出多少?”

吴超道:“目前,四十斤不成问题。”

“鱼超过一斤半肉就不那么嫩了。你有人去卖鱼么?”

吴超摇头,“没有呢。所以,我还是直接批发卖给你吧,还得你派人来取。”

“要是可以,你每天出三十条一斤半以内的给我。市场价是六七毛,我按五毛给你怎么样?”

吴伯伯一直留意着这边呢,那一天岂不就是二十块了?

而且老二还说如果销路好,他马上把旁边的那个塘子也养上。这两个塘子都是他承包的,一年600块。

在加上其他投入,一年的本钱可以控制在3000块以内。

吴超伸手和黎夏握手,“成交!”

“回头我让人来和你签合同。这旁边也喂上是不是产量可以翻倍?”

吴超点头,“是的。”

“那到时候就六十条一天。”

吴伯伯脸上露出喜色,一年如果能赚到小一万,那看是一年就成万元户了。三年都能买房了!

出太阳了,在户外也不冷。

姑父兴致勃勃跟着那渔民讨教养鱼的招数去了。

对方听说他是个军官,知道不会抢自己饭碗也乐得告诉他。

吴超道:“那会儿听说你差几分又没有复读,还挺为你可惜的。现在想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小时候一起和泥巴玩的小伙伴已经身家百万,成为了一方名人了。

可笑他当初还觉得高考是分水岭,两人以后差距会越拉越大。

嗯,倒也没错,只是被落下的人是他罢了。

“这都要感谢改革开放!”

“是的,不然我也不能做生意。”

中午的时候,姑父亲自动手捞了三条鱼上来,让黎夏做一鱼多吃。

吴伯伯问黎会计,“你这个闺女,也是二十四了吧?”

“是啊,跟你家吴超同年的。还是不成熟,任性得很。不过啊,现在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们老一辈管不了他们太多。就比如当初先斩后奏摆烟摊,然后死活闹着要停薪留职。那会儿还是90年呢。当时都把我气坏了!不过好在她还真是看准了,比别人先走了一步。你家吴超也是比其他大学生早走了一步。大学才毕业几个月,不但端了一个铁饭碗,还弄了挺好一个兼职。很有乃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