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羡慕嫉妒(第2/3页)

“我看了看这个拉链,旁边需要比较厚实的布匹才能跟它相配合,要不然就会不牢固。

现在正是制作夏装的时候,襦裙什么的,肯定是不适合这个拉链的。

不过,如果是冬装的话,我倒是觉得可以考虑变通一下。

特别是那种厚厚的棉衣,如果使用了拉链,应该可以更好的挡住风寒的侵袭。”

对于思思的提议,紫霞思索了一会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这么说也对,这百丽箱包很适合使用拉链,那是因为跟拉链配合的鳄鱼皮够厚,够结实。

要不然这么厚重的一条拉链搭配在衣服上面的,就会觉得很奇怪。”

“是的,不过你这个提议也是很有建设性的。这说明拉链真的不仅仅是是可以运用在百丽箱包上面,在我们成衣铺子,应该也是有广泛的运用前景的。”

紫霞也是有眼光的人。

知道拉链这个小玩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

事实上,哪怕是后世了,许多国家都能制作拉链了,但是拉链行业的领头羊,日子过的其实也是很滋润的。

巅峰时期,像是YKK这样的拉链龙头,年营业额可以做到几十亿美金,员工数量超过万人,这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而拉链在大唐,如今才刚刚开了个头。

如果有谁愿意往这个行业好好钻营的话,其实也是一个可以吃几百年,上千年的产业。

不用担心哪天被淘汰了。

……

“跨越时代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

当《大唐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登了一篇有关蒸汽机设备的文章之后,长安城的商圈立马就沸腾了。

这段时间,楚王府不断的有超出大家想象的东西冒出来,要说各个商家没有压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郎君,结合《大唐日报》的报道,还有我们从作坊城打听到的消息,永久自行车能够将售价降低到九百九十九唐元,应该就是因为蒸汽机设备的原因。”

城南马车行,韦掌柜小心翼翼的站在韦思仁面前。

这几天,他们韦家的自行车,基本上是一辆也卖不出去。

但是要让他们降价到比永久自行车都还有低的价格,他们又不愿意。

“家族如今也在长安城外修建了一座韦氏书院,我已经让格物专门设立了一个蒸汽机设备研究所,集中力量研究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设备。

我有一种预感,楚王府现在带头使用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设备,不需要几年,大唐的各种作坊里头,都会开始使用。

到时候如果这个设备技术全部掌握在楚王府的手中,那么他们想要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我们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韦思仁现在虽然也为库存的自行车而头疼,但是他更头疼的是以后怎么办?

不管是城南马车作坊,还是自行车作坊,里面都用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零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零件很多都可以运用蒸汽机设备来提高制作的生产效率。

如果韦家跟不上步伐,那就麻烦了。

“长安城中,除了观狮山书院下属的蒸汽机研究所和机械研究院在研究蒸汽机之外,渭水书院、曲江书院等书院也从去年开始就设立了蒸汽机研究所。

郎君,我觉得韦氏书院可以跟其他书院或者作坊合作,尽快的推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蒸汽机设备。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等待,只要能够买到合适的设备,先引进,然后再慢慢的更新换代,也是可以的。

要不然我们的作坊,很快就要被淘汰了。到时候别说挣钱,以前挣的钱都会亏回去。”

想到后面仓库里头密密麻麻的自行车,韦掌柜心中满是焦虑。

“嗯,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协调,每个星期跟我汇报一下进展。现在我们要考虑一下怎么处理库存的自行车,然后什么时候推出链条驱动的自行车。”

库存是每个开设作坊的商人都感到头疼的事情。

这不仅是占用资金的问题,还意味着生产效率和生产规划存在问题。

而当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库存的问题就更加被放大了。

就韦家的自行车,他们如果不大规模的降价,是卖不出去的。

可是韦思仁也好,韦掌柜也好,显然不愿意独自承担降价的后果。

“郎君,我有一个主意,不过可能影响会比较大。”

“什么主意?只要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其他的都好说。”

“上个月各个零件供应商的货款,我们不是还没有支付嘛。现在积累下来的库存自行车,主要也是上个月生产的。

我们可不可以直接以自行车来抵扣货款呢?当然,我们可以打一个折扣,降低大家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