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油料增加带来的影响(第2/5页)

但是由于炒菜需要使用到油脂,否则做出来的菜还没有炖菜好吃。

所以这些年铁锅的销量,一直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不过从今年开始,市面上不仅有猪油、鲸油灯油脂供百姓们食用。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也都陆陆续续的出现。

至于棉籽油的产量,更是增加了不少。

这么一来,各种油料的价格自然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特别是辽东道这两年在大力的发展黄豆的种植,大豆油的产量增加的非常快。

再加上花生油等新式油料的出油率很高,这让很多百姓开始可以承受起油料的消耗了。

油料丰富了,炒菜自然就会变得明显好吃,连带着铁锅的销量也在增加。”

左森将自己理解的内容仔细的给说明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说伴随着油料供应的增加,以及新式油料的出现,铁锅的普及率会进一步的提高?”

金太思考了一下左森汇报的内容,觉得还颇有道理。

铁锅跟以前的陶锅、铜锅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来炒菜。

吃过炒菜的人都知道,那个口感是明显不同的。

并且几乎所有的菜肴,都是可以使用“炒”这个烹饪工艺的。

所以今后百姓们对铁锅的需求会增加,金太还是认可这个观点的。

“是的,按照现在不完全统计出来的情况,大唐全国各地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八千万,估计很快就会突破一个亿。

这里面,有超过一千万户家庭,哪怕是每家每户只要一口铁锅,也是需要一千万口。

虽然前面十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卖铁锅,但是所有的作坊生产的铁锅数量加起来,估计也就一两百万口吧。

这还没有考虑其中的损耗问题。

所以我觉得今后铁锅的这个市场,其实也是非常大的。

正常人家,往往都是需要两到三口铁锅,这就意味着整个大唐就需要两三千万口铁锅。

如果再考虑到其他番邦属国的需求,这个数量还能翻一番。

这么一来,铁锅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大的产业来发展呢。

我们金太打铁作坊哪怕是只占据着其中一两成的份额,也能挣得盆满钵满。”

左森越说越激动。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自己都被铁锅的前景给吓到了。

真要是金太打铁作坊的铁锅卖出去个几百万口,那还得了?

哪怕是这个数量是分成好几年完成的,那也非常可观啊。

“铁锅的运输,其实没有那么的方便。

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小的打铁作坊在生产制作铁锅。

我们除了在关内道的影响大一些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混战的状态。

如果要扩大铁锅的占有率,那就有必要在其他地方修建打铁作坊,降低铁锅的运输成本。”

哪怕是这个年代的交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运输仍然还是一个大问题。

先不说运输途中铁锅破损这些影响,单单昂贵的运输费用,就会让金太铁锅的竞争力大大的下降。

这显然是金太比较顾虑的地方。

“东家,我们可以考虑在登州和扬州各修建一个打铁作坊,专门用来生产铁锅。

登州的作坊可以辐射整个河南道和倭国等海外市场。

而扬州的打铁作坊可以辐射整个江南道以及出口南洋等地。

如今从长安城到登州也好,到扬州也好,交通都是非常方便。

我们在这两个地方修建作坊,沟通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从今年开始,作坊城的许多作坊都开始在大唐各地修建分号,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我觉得我们金太打铁作坊也有必要这样子做。

甚至考虑到朝廷新设立了西域省,我们还可以考虑在伊州或者是西洲设立一个分号。

专门生产一些在西域售卖的产品。

这么一来,我们只需要把铁锭运输到各个分号之中,运输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左森既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自然也就有相应的一些具体的方案。

要不然单纯的在那里吹水,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了。

“既然你觉得这个事情可行,那你就先去各地调查一下,把具体的分号修建方案提交给我。”

思来想去,金太找不到反对左森的提议的理由。

所以基本上算是同意了。

“没问题,东家您放心,最迟明年三月,我就会把这个具体的方案交给您。”

左森心中大喜。

自己当了那么多年的小透明,这下终于要翻身了。

一旦金太打铁作坊在几个地方修建了分号,影响力立马就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