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殷家人口简单,相处起来也轻松。
一起在厅堂坐了会儿,谢竹意领着孩子们去园子里玩,殷阆招待魏曕,殷蕙单独陪祖父说话。
“看您头发白的,这三年肯定很辛苦。”殷蕙还是替祖父的白发心酸。
殷墉摸摸头顶,笑道:“年纪到了,早晚都有这一天,人家老太太们都看得开,祖父老头一个,还在乎这个?”
殷蕙:“我在乎,我想您永远都不会老。”
殷墉:“行啊,你去给祖父找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来。”
殷蕙嘟起嘴巴。
殷墉就喜欢看小孙女露出这幅娇憨样,甭管小孙女生了几个孩子,在他眼里永远都是小姑娘。
“最近你们那边也挺忙的吧?”开过玩笑,殷墉关心地问道。
殷蕙点点头,可忙了,光是宫里就去了三次,再加上王府里面也有一堆琐事,孩子又多,一天到晚少有清闲。
可这样的辛苦,天下多少女子求之不得呢,做了王妃,便是人上人。
殷墉摸着胡子感慨道:“小时候亲戚们都夸你是贵妇命,当初燕王府来提亲,祖父想着你做了皇孙媳就算应验了,何曾想过我们家阿蕙还能做王妃。”
看着老爷子慈爱的脸,殷蕙不以为意道:“什么贵妇命,我才不稀罕,在您身边做姑娘时才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殷墉点点小孙女的脑袋:“不许胡说,哪个姑娘又能当一辈子姑娘,早晚都要嫁人,嫁得好,大半辈子才算过得好。”
老爷子有些想法根深蒂固,殷蕙不与他分辩,敬佩道:“还是您胸襟宽阔,到手的官说不要就不要了。”
外人可能觉得祖父封官是永平帝破格提拔,殷蕙却认为那是祖父应得的,祖父只是没有考功名,却具备真才实学。
殷墉笑道:“我都一把年纪了,做不做官没太大差别,与其去官场上勾心斗角,不如在家里安享晚年、含饴弄孙。”
殷蕙:“您的孙子孙女都长大了,您弄的是曾孙。”
孙子孙女……
脑海里浮现出长孙殷闻斩首前那张面目全非的脸,殷墉悠悠地叹了口气。
早在殷闻跑到京城状告燕王与殷家时,祖孙的情意就彻底消耗干净了,只是,那毕竟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子,大好年华戛然而止,殷墉还是难免唏嘘。
“那是他自己选的路,您别难受了。”殷蕙看出老爷子的伤感,赶紧劝道。
殷墉笑笑:“罢了,不提他,你姐夫蒋维帧现在任吏部郎中,这事你知道了吗?”
殷蕙:“嗯,王爷与我说过。”
殷墉:“进京后他就来探望过我,月初你姐姐与孩子们一到金陵,一家四口又来了一次。阿蓉出嫁前多少有些不讲道理,这么多年过去,我瞧着她稳重不少,阿蕙啊,都在金陵,你们姐妹俩就别生疏了,别因为那孽障心存芥蒂,否则姐妹不和,容易叫外人钻空子。”
殷蕙:“祖父放心,我明白的,过两天就给姐姐下帖子。”
与姐妹情深与否无关,这是最基本的礼数,尤其是蒋维帧与魏曕同朝为官。
话题又转到殷阆的学业上。
提起这个,殷墉很欣慰,殷阆十四岁之前都住在二房,殷景善不管殷阆,赵氏则不希望殷阆接触殷家的生意,将殷阆的课业排得很满,殷阆便只管埋头读书,基础打得十分牢固。虽说这三年跟着他筹备粮草耽误了,可凭他的聪明才智,三十岁前考个进士还是有希望的。
“咱们家已经有你姐夫了,阿阆不急,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能因为爵位就浮躁了。”
这就是殷墉的意思。
除此之外,殷墉先到京城这么久,对京城的世家官员情况了解得比较仔细,认真地帮殷蕙梳理了一遍,怕她记不住,还特意记在了册子上。
“以后蜀王府就是你当家做主了,应酬也会增多,若有人主动与你交好,你得多琢磨琢磨,看看人家是不是想通过你结交王爷。不管遇到什么事,切记要与王爷商量,别擅自做主……”
别的人家,都是做爹娘的对外嫁女儿交待这些,到了殷家,殷墉方方面面都替小孙女考虑到了。
光嘱咐还不够,老爷子还想再塞殷蕙一叠银票,怕孙女没银子打理蜀王府。
殷蕙坚决不肯收,祖父捐了那么多军需,手里的银子或许还没有她多。
“您就安心享福吧,我又不是刚刚出嫁的那时候,早能独当一面了。”
在殷家吃过午饭,殷蕙一家五口就回了蜀王府。
魏曕在前院耽误了两刻钟,来后院准备歇晌时,看见殷蕙靠在床头,手里翻阅着什么。
魏曕走过来,殷蕙也没有防备他的意思,主动解释道:“这是祖父梳理的京城世家、高官之间的姻亲关系,他怕我刚来京城什么也不懂,特意帮我梳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