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般配 他是青春的惊喜。 他是夏天的奇……(第3/4页)

盛夏没有什么好填的,第一志愿就是河清大学的古汉语文学专业,归属于文学院。按照王潍的建议,她还填了几个211院校的汉语专业。

辛筱禾的分够不着东洲大学,她第一志愿填了杨临宇的学校:河宴科技大学。

但是分数比较危险,她想学的专业都热门,犹豫是否勾选接受专业调剂。

杨临宇在一旁劝她:“学你喜欢的,如果河科大不行,填河宴其它学校。”

辛筱禾犹豫:“可是科大在市区,别的都在郊区,好远。”

河宴那么大,和异地恋有什么区别?

杨临宇:“我保证,每周都去见你。”

辛筱禾:“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学什么啊?”

最终这两人是如何决定的,盛夏不得而知,筱禾也去河宴,她已经很高兴了。

张澍的志愿是在校领导、年级主任、各科老师的围观下填写的。

当然也只是围观,没人能影响他。

他只需要考虑第一志愿,毕竟没有落选的可能性。

最后填了什么,因为担心有被炒作,暂时对外保密。

晚上一块吃饭的时候,辛筱禾好奇地问:“夏夏,澍哥报了什么专业?”

盛夏摇摇头:“不知道呀。”

辛筱禾:“你也不知道?他没告诉你吗,你也不问吗?”

盛夏:“他选择他认为适合的、喜欢的,就好。”

辛筱禾竖起大拇指,“怎么感觉已经有贤内那股味了?我感觉,就算在人才济济的河清大学,你俩也绝对,风云!”

盛夏没反驳,想了想,“他应该不会报河清的呀?大概率是海晏呢?”

辛筱禾:“啊?不跟你一个学校啊?”

盛夏:“不知道呢,海晏感觉更适合他?”

辛筱禾:“真搞不懂你们诶,虽然俩学校就隔一条街,也不远。”

辛筱禾停顿了会儿,越想越不解:“可是你当初为了他才这么辛苦准备强基计划考河清的呀?”

怎么说,张澍也不能辜负这份付出呀?

盛夏有些疑惑地看着她:“你是这样以为的么?”

“不是吗?”大家都这么以为。

盛夏笑了笑:“不是的,我喜欢汉语,更喜欢古汉语,如果我考不上河清,就只能出国,这是我努力的根本原因。只能说,因为他,结局显得更幸运了。”

辛筱禾:“那张澍喜欢什么呢?”

盛夏道:“我希望,学什么,学出什么成绩,以后想要做什么,做出什么成就,这些,永远都可以是他一个人的事。”

她可以陪着他,但做决定的一定是他自己。

他也一定知道,她的希望。

他对她也是如此。

辛筱禾被一种崭新的观念冲击到了。

她总结不出所以然,只隐隐觉得不同寻常。

这崭新的观念,内里是一种更高阶的情感。

——我爱你,便向你靠,而你是自由的。

这样的情感如果单向,于付出的人来说,将是致命的。

可如果是双向流动,那便是生命力。

“你们好配。”辛筱禾说。

她不知道怎么形容,只是觉得这份契合,难能可贵。

饭后张澍送盛夏回家。

两人手牵手走在大马路边,路灯把影子拉长又缩短。

“我报了海晏大学。”张澍晃晃她的手,淡声说。

盛夏点头:“我猜也是。”

张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阶段想往信息通信、控制科学、智能系统方面去靠,具体还要再边学边了解。”

盛夏:“你想得很清晰诶,我反正不能转专业的,如果读研也还是这个方向,你说,我会不会变成一个学究呀?”

张澍笑一声,“学究怎么了?”

盛夏:“看起来很无聊的那种呢?”

“不会,”张澍揉揉她脑袋,“你脑子里的东西,丰富到我这辈子都消化不完,还有你的思路节奏,我这辈子都很难跟上,你得带带我啊?”

唔。

好会夸。

这辈子什么的,真会戳她害羞的点呢?

盛夏也夸他:“阿澍会变成闪闪发光的大人!我会一直看着你,闪闪发光的。”

张澍点点头,收下这份祝福,捧着她的脸,郑重道:“比成为发光的大人更理想的状态,是成为自己喜欢的大人。夏夏一定做得到。”

永远真诚,永远热烈,永远纯粹。

永远只做喜欢的事。

他的盛夏,就是这样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人,他会守护她,永远做这样的人。

-

八月,盛夏。

南理广播电视大楼演播厅里掌声雷动。

主持人笑靥端方,声音激昂:“今天,我们有幸在这里聆听十位青年的故事,感受青年的力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了,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鼓舞青春的士气,勇立时代的潮头,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热烈欢迎南理市十佳青年上台领奖,有请南理市□□盛明丰同志为十佳青年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