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三章 阳阳神刀(第3/3页)

据说这位的好几位部将,就是死于勾陈之手。就连南极长生大帝的肉身,也被勾陈的师尊云中子烧灭。

后来是因南极长生大帝自身留下的后手,又有昊天之助,才重新凝聚了肉身形体。

双方的仇恨,由此可想而知。

别看双方在太虚外域也有合作,可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那女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施以报复。

这勾陈真灵一旦落入南极长生大帝之手,后果可想而知,那可比真灵直接损毁还惨。

李乐兴放下了心,然后又神色复杂的提起另一事:“李轩你这是欲为理学之天?”

他是想起了剑图之内,那个巨大的‘理’字。

儒教之所以被称为教,是因他们也有着至高神,也就是至圣先师制定的《礼乐》中祭祀的‘天帝’。

而三代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是‘天子’。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最初儒门是欲借助‘昊天’的力量立足于人世,可在大秦年间,昊天陨亡,天庭破损。

儒门之人喜不自胜,对昊天更礼敬有加。

而现在,他的这个血脉后裔,竟然在将自身的力量,与儒门有关皇天上帝的经文联系在一起。

这分明又想重立儒门之天,以自身替代昔日的‘昊天’。

李轩闻言则一声失笑:“难道高祖以为,我李轩无此资格么?”

李轩是李乐兴的四代玄孙,所以称其高祖。

李乐兴当即想到这家伙已经自称天帝,还自建了天庭,当即自嘲一哂。

此子都已经在做了,自己居然还在问?

李乐兴精修儒学,受礼教熏陶,所以感觉李轩之举简直是恣行无忌,没有敬畏之心,大逆不道。

可他再细细一想,以这家伙在凡界的当代圣人之名,还有他手中掌握的大军,倒还真有这个资格。

——还有剑图内的那个‘理’字,那门在儒门力量助推下,无比强大的圣天法准。

李乐兴的眼里不由显现出了几分艳羡之色。

其实‘易经’的根本核心,也代表着‘道’,代表着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可李乐兴一直未能将之掌握,他的‘周易’是残缺的。

而李轩的‘理’则包罗万象,直指万物之根本,确有资格撑起儒学门墙,成为礼乐中至尊之天。

“对了!”李轩此时又想起一事:“高祖可已推算到了金阙天章的方位?”

李乐兴回过神,然后就笑了起来:“吾有好友之助,算是不负所托,已将金阙天章锁定于三百里范围。如果我没猜错,那位置应该就在西安城附近,始皇陵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