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 暴雨京城(第3/3页)

刑科给事中张岳在上次弹劾兵部全身而退之后,令到他赢得了声望,更是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这一次是捅向了宗藩禄米的弊病。

不过他倒没有一味地提议削减宗藩禄米,亦是看到底层贫宗的生活困境,却是推出了削减和平均的“双赢”方案。

只是这一个举动,无疑又是引爆了这个大明朝堂。

哪怕是严嵩这位权倾朝野,亦是不敢轻易触碰宗藩这个大症结。特别建文帝的削藩之举,最终被成祖取而代之,令到皇上亦不得不小心谨慎。

李春芳将林晧然请过来,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却是对着林晧然开门见山地询问道:“少宗伯,你怎么看待此事呢?”

“正堂大人,不知皇上是什么反应呢?”林晧然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进行打听道。

李春芳望了林晧然一眼,最终透露口风道:“据我从宫里得到的消息,皇上并没有过激的反应,只是将折子传给一个太监送给咱们礼部!”

“如此看来,这个事情恐怕不宜再拖了!”林晧然的眉头当即蹙起,却是无奈地判断道。

“不知什么不能再拖了呢?”

正是这时,门外一个洪亮的声音传过来道。

李春芳和林晧然循声望过来,却见一个大胡子的官员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

秦鸣雷在上一次交锋之后,已然是失去了所有的圣眷。就在几天前,可谓是得偿所愿,秦鸣雷成为了礼部左侍郎,不过前面得加“南京”两个字。

从京城的礼部右侍郎到南京礼部左侍郎,已然是注定他出局了,远离了大明朝堂的中枢。

秦鸣雷在侥幸捡得一个“雷状元”,固然能够让他风光一时,但却不可能让他风光一世。如果他青词写得好,倒还有可能在嘉靖朝发光发热,但其水准却是一般,其实早已经注定了他的败局。

虽然诱因是林晧然在南洋使臣一事狠甩了秦鸣雷的耳光,但更深层次还是秦鸣雷没有赢得足够的圣眷,却是不可能走到入阁那一步。

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失败者,在秦鸣雷被调离的时候,大家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件:究竟会是由谁接任这个礼部右侍郎的差事。

很快答案出炉,大常寺卿兼国子监祭酒高拱成为了这个幸运儿,成为了礼部的第三把手,直接迈入六部高官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