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四 宿命(第3/8页)

她这才明白过来,连忙说:"不了,我坐火车过去,两个小时都不到,很方便的。"

他已经出了大堂,回头瞥她一眼,语气不无嘲讽:"你就这么害怕跟我在一起?"他微微眯起眼,冷笑,"我想你可能不大明白,如果我想收拾你,我有十几年的机会,大可不必等到现在。"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他肩头。背着光,让他看上去像尊凝满冰霜的雕像。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他,她总有些胆怯,他说送她,她就真的站着不敢动了。她并不知道自己怕他什么。

因为时间尚早,他先带她到香港城喝早茶。香港城是离城餐饮娱乐业中出了名的高消费场所,无论是用餐还是用茶,都贵得吓人。一杯咖啡,就要两百多。偏偏生意火暴,食客川流不息。去迟了,还要在大厅等位置。杜长风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服务生认得他,毕恭毕敬地将他往楼上的包间引,舒曼跟在后面,不明白用个早餐还要这么讲究干什么。

可是接下来她发现,他何止讲究,简直是挑剔,粥要稠到什么样子,春卷不能放葱,甜酒不能太烫,银耳汤要少放些冰糖……待茶点都上齐,满满一桌,他递了个眼神给她,示意她开动,然后自顾埋头吃。

两人都闷头吃,谁都不说话。

舒曼吃得很少,一碗粥都没喝完,倒是尝了四个春卷。她从小喜欢吃春卷,林然也喜欢吃,以前两人经常在路边小摊上吃春卷,大酒楼里的反倒味道没有那么正宗。杜长风显然注意到了,结账时说:"要不要带几个在路上吃?"

她看他一下,摇头:"不了,这里的味道……"

她没说不好,但是他听出来了,反问她:"你吃过哪里的味道最好?"

她想了一下,说:"翠荷街,以前那里的巷子口有个小摊,卖的春卷很好吃,还有豆腐花,特别嫩。"

"翠荷街?"他蹙起了眉头。

她跟着他上了车,像是陷入了回忆:"我记得那个摆小摊的大叔做的春卷最特别了,放了芝麻,很香。我和姐姐经常放学了上那儿买春卷,不过很多年前那位大叔就死了,他老婆继续卖春卷,一家人就靠那谋生呢。"

他似乎在听,车速开得很慢:"现在呢,还在卖春卷吗?"

舒曼摇头:"早没有了,那家人都不在了,听说是死了还是怎么着,反正不在了,巷子口现在摆摊的不知道是谁。"他的呼吸急促起来,不会这么巧吧?

舒曼继续说:"我记得那家人很好的,我长大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春卷啦。人真是奇怪,老觉得失去的就是好的……其实我也知道别处的春卷不会差到哪儿去,唯一的不同是少了那种情怀,那个时候我好像不到十岁,姐姐比我大,真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我们有一次把春卷买回家,要家里阿姨照着做,结果怎么都做不出那个味儿……

"而卖春卷的那家人,虽然他们生活窘迫,日晒雨淋的,可是我记得他们一家人过得很开心很满足,那位大叔成天乐呵呵的,见着我就喊,'囡囡,又馋了?'我一直记得那张苍老却善良的脸,还有那样的笑容。

"如果这辈子能再吃回那样的春卷,该有多好!

"只是不大可能了。

"唉……"

杜长风握着方向盘的手心渗出涔涔的冷汗。

他迟疑着,问:"那家人姓什么?"

舒曼歪着头,想了想:"好像姓叶吧,对,就是姓叶。"

多么残酷!虽然已经猜到结果,但最后被证实,他还是抑制不住地一阵刺痛,犹如一把旋转的尖刀,在他心上横竖切割起来。顷刻间他就呼吸不上来了,命运如此诡异,设下一个个圈套,他们注定被套在一起,谁都不能侥幸。

"系好安全带。"他踩足油门,仿佛挨了一记重拳,声音都是闷闷的,"上高速了。"

舒曼只觉人在飞,车窗外的风景呼啸而过,耳畔也是呼呼地响。她抑制不住胃一阵阵地往上翻,大喊:"慢点--"杜长风置若罔闻,把车当飞机开,脸上失了常态,眼眶亦是通红。他以为时隔这么多年,他可以很平静地面对一切,但是不能,那是他心底最隐秘的痛,无时无刻不纠缠于心的罪恶感让他根本没有办法自由呼吸,今生今世他都不得解脱。

"吱"的一声。车子突然在一个路口紧急刹车。

舒曼整个人往前冲,如果不是系了安全带,她就飞出去了。她惊魂未定,大口喘着气,但见杜长风将头埋在方向盘上,肩膀剧烈地颤抖。她吓坏了,摇了摇他:"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他摇摇头,发出闷闷的声音:"没事。"

半晌,他才抬起头,却不让她看到他的脸,他径直打开车门下车,他靠在车头上跟她说:"对不起,我先抽根烟。"

在医院拿了病历,舒曼在小棠家借住了一宿。刚好她老公去新加坡公干了,家里就剩她和女儿。自从回离城教琴,两人已经没有在一起聚过,小棠索性打电话把葛雯也叫了过来,小棠亲自下厨,煮火锅给大家吃。葛雯一进门就让人眼前一亮,一身名牌,脸上的妆容也是魅惑得很。小棠对这个表妹一向不客气,没好气地说:"一天到晚搞得像个妖精似的,不知道在勾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