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2页)

“但是良心可不是每个商家都有的。”章县令冷哼,早就给那些囤积的商家记了一笔,碰上慷慨的商户,不免和颜悦色,“你是个好的,本官也不能让好人吃亏,让坏人占便宜。不如让本官以官府的名义出面收购你们的粮食,就按照之前的价格来收如何?”

春霞姐想说自己不要钱,这点钱她出得起,被林屿挡了挡,她扭头看了林屿一眼,还是闭了嘴。

章县令得了好消息,心情也放松一点,跟春霞姐略说了几句话,春霞姐就退下,带着师爷去清点库存了。

师爷本来以为也就几千斤麦子,如果平时都不把这点分量放在眼中,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结果一打开库房,高高的货架上,一排排的全是麻布袋子,数量颇为多。春霞姐得意的介绍,一个麻布袋子装着五十斤,直接点袋子数量就行。

师爷一边点一边手抖,头一次觉得,麻布袋子如此的亲切可人,那土棕色简直亮眼极了。

点算清楚,一共有三万五千多斤,零头不算。

师爷准备回去禀告县令,让找个镖局来运送粮食,是不是要低调点送进库房?

“不,这次不仅不低调,还要大张旗鼓的运送。”章县令偏偏改了主意,让师爷高调去找镖局。

春霞姐看着那些人开始搬动粮食,悄声问:“这些粮食我打算捐的,我也不缺那些钱,小屿你拦着我干什么?”

“春霞姐你不在乎这点钱,但是在乎的大有人在啊!如果你全部捐掉不收一文钱,知情的觉得你大气,不知情的就会觉得是衙门夺了你的东西,岂不是平白闹出风波来?再说了,外面的粮食涨了三倍,你就是趁机倒卖也没什么好指责的,更何况捐出去?相反,衙门按照市价买回去,说不定还能鼓励一些动摇的商家,也平抑物价。”林屿解释着,总之卖比捐更合适。

春霞姐似懂非懂的点头。

春霞姐带了一个好头,刚才林屿留下一部分自家人吃的,也把多余的几千斤麦子卖了出去。

这么大的动静,车来车往的也瞒不过村里的人,听说春霞是把粮食便宜卖给衙门,纷纷感动无比,给春霞鼓掌。

落后一步的三叔听到这个消息,也悄悄去找了师爷,把自家的豆子捐了大半出去,顶多是耽误几个月生意,又能算什么?

师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子,随便哪个村民都如此深明大义,难道是这里风水特别好吗?

不,大概人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关于拯救的梦,只是在没有条件时掩盖在心底,一旦有合适的水土,就会破土而出。

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可能会因为一文钱吵的老死不相往来,见面都要互相吐两口唾沫,却也会在遇到危难时,对着自己的仇人伸出援助的手。

这么一大批的粮食运送回到县城里,当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尤其是章县令还使了一点小戏法。

县城里的人就看着这么多的粮食放进粮仓,那长长的队伍望不到头啊。

居民是高兴,这下他们不用挨饿,而那些涨价粮食商人开始恐慌,不会吧?按照他们的预计至少还要半个多月才有可能运送来一批粮食,到时候他们的粮食全都高价卖了出去,也就没什么妨碍,现在怎么搞?

涨价?还是降价?

其余人不知道他们的纠结,只晓得,他们不会饿肚子啦!

虽然衙门告诉那些居民,这些都是救济粮,需要限量供应,也没能阻拦他们的热情。

一大清早就排在衙门口,拿着碗等待施粥。

粮食商悄悄的去看过,那个面糊糊不稠也不稀,加了杂粮但是喝两碗足够饱肚,更让他们心里直打鼓。一连过去三天,施粥棚也还是热热闹闹的,并没有偷工减料。

于是有胆子小的商人,试着开始供应粮食,价格没变,结果路过的居民嗤笑一声,三倍?当他脑子有病钱多的花不完?一天过去,竟然连一桩生意都没有。

扛了两天后,小商人彻底扛不住,毕竟他买麦子也花钱,租库房也要银子,于是降到两倍,依旧

没生意,他狠狠心降到原来的一点五倍,这才零零星星的有人进门来买。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自己先把库存清理掉才是正经,别人滞销是别人的事,小商人算盘打的啪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