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村中闲话27

六月日头已经热起来了。

村里开始忙地里收成,连着四五岁小孩都紧了皮,没有功夫瞎玩乱跑,拘在家中,喂喂鸡,再不济自己乖乖一人坐着,别添乱就成。

今年雨水足,田里庄稼长得好,可没收到家里麻袋装起来,心里都不踏实。夏天阵雨多,日头说变就变,眼瞅着地里满片沉甸甸的麦穗,要是连着几场暴雨,那可就全遭了。

所以每年到了收成时候,那都是抢收,家里再大的事都要往后放一放,就是平日里在家里骂骂咧咧的田氏,这会也是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找话骂人的功夫。

够忙的。

夏日天长,大早上鸡还没叫,黎周周便起来了,舀了一瓢冷水洗漱后,便开始揉发酵一夜的面团,手上麻利的先将荷叶饼蒸上锅,擦了手去后院鸡窝掏了鸡蛋。

自开春后,鸡下蛋也勤快。天气热,蛋存不住,黎周周想着要忙,一共八个蛋,早上一顿,晌午一顿吃了。

四个鸡蛋混着肉沫、积的酸白菜沫炒了一大瓷碗。

做完了,黎大和顾兆也醒来了,一家人吃饭。这会天还没彻底亮,软腾腾的荷叶饼夹着菜,也没熬杂粮粥,大缸子凉的白开水,正好是温的,一个饼几口水,黎大一口气吃了六个。

顾兆最近饭量也大,吃了四个。

黎周周和爹不遑多让。吃完了,拿着镰刀要下地收粮食了。顾兆自知体力跟不上父子俩也不愿意只干后勤,多的多出,少的少出,他一天割不完一亩地,总能割半亩吧?

于是让周周和爹先去地里,他把锅碗刷了,又烧了一锅绿豆汤,倒在大锅里锅盖扣着,将镰刀、三人的大茶缸放竹筐里,他背着,手里端着锅,锁了院门往地里去。

到了地里,顾兆估计这会七点多点,家里田埂边已经堆了扎成捆的麦子。

“相公你怎么过来了?”黎周周问。

“周周你快教我怎么方便些,我慢慢干你别赶我。”顾兆露出个可怜巴巴的表情,“你别嫌我笨就好了。”

黎周周哪里会嫌弃相公,他知道相公想出力,给他和爹帮忙,便擦擦额上的汗说:“我教相公,相公这么聪明一准一学就会。”

“镰刀拿这里,弯腰别太起的快,这样割。”

“割完这个数就扎起来,用麦秸秆扎着捆到时候好搬。”

黎周周说的仔细,给相公比划教了下,怎么割,怎么捆,攒太多了不好捆会散等等,“累了就歇会。”

“知道,周周你和爹也是,我带了绿豆汤过来。”

说完不再聊,开始干活。

黎周周干的又快又好,一垄一垄的割过去,麦茬子整整齐齐的一掌高——相公说今年试着用火烧麦茬,黎周周便特意留高了些。

麦秸秆灰肥田。

割过去的一段距离旁堆着两三捆麦子,间距正正好,一看就是熟能生巧,常年干的样子。

这一干就是三小时,顾兆喊周周和爹喝口水,端着绿豆汤大茶缸给两人送到手上,日头也出来了,三人都是汗流浃背的,顾兆递了毛巾。

绿豆汤晒得也温热,虽然是热的但喝了解暑。

“爹,我割的咋样?”

黎大瞅了眼哥婿干了一早上的活,汗巾子擦了把汗,一口咕嘟咕嘟半缸子绿豆水,仔细挑了角度,说:“捆的还挺好。”

一上午割了这么些对个读书人来说已经不错了。黎大心想。

之前没收前,黎大还压着心里猜测想法,真上手摸了麦穗,就知道收成咋样,心里敞快高兴,看着哥婿顾兆也是顺眉顺眼,干不动活没事,脑子好使,这不今年庄稼都好了。

黎大父子俩喝完两缸子绿豆汤,又忙了两小时,一上午连着顾兆割的有两亩地了。黎大瞅了瞅田里成堆的麦子垛,跟周周说:“你跟顾兆回去做饭,歇会再过来。”

“成,爹你也歇会。”黎周周答应。

往年也是这样,田里得有人看着,不然都回去了有人偷麦子捆。黎周周和相公背着筐往回走,遇上阿婶阿叔已经做好饭去给家里男人们送饭的。

他家没法,忙着些吧。

回去先洗了手脸,夫夫一起干。

黎周周焖了一锅干饭,天气热,在地里干活又晒又渴,只想喝不想吃干的,但不吃干的不成,没力气,杂粮粥啊稀饭啊这会都不顶事,就得干饭。

早上留的四个鸡蛋全炒了,混着肉片、丝瓜,丝瓜后院种的,现在摘有点早,不过特别嫩,连籽都不用掏,混着炒了一大锅。

等饭好了,夫夫俩先吃,给爹留着,然后顾兆说他去送,让周周在家歇会。黎周周见家里水缸快没水了,便说成,等相公背着筐出门,拿了扁担挑着木桶出门了打水去了。

农家日子就是这样,忙的这几天活干不完,哪里有功夫歇。

黎周周打满了水,也没歇,锁了院门去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