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姬帅:有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魏君:我来(第4/5页)

所以上官丞相只是道:“陛下,看在姬家也是一门忠烈的份上,就不要和他计较了。至于魏君,以魏君的性子,他恐怕早晚都是要死的,陛下就更加不用放在心上。”

“朕知道,只是姬长空欺朕太甚。”乾帝道:“而且朕现在感觉,姬长空对于皇室越来越缺乏忠心和敬畏了。”

上官丞相心道你这个感觉还是很敏锐的。

不过姬长空从一开始也没忠心过皇室。

皇室真正的忠犬是杨大帅。

姬帅可从来都是独立的。

但是姬长空也不是单纯的利己主义者。

卫国战场上,姬长空也经常冲杀在第一线。

姬家一门忠烈,纵然比不上杨家的惨烈,但立场也毋庸置疑。

对于这样的人,上官丞相只能说姬长空忠于的是整个天下,而非一家一姓。

他其实是尊重姬帅的,也一直认为自己和姬帅这些年的默契配合十分到位,这才勉力维持住了大乾。

不过此时此刻,他不能为姬帅说话。

反而还要给姬帅上眼药。

因为乾帝此时看姬长空很不顺眼。

上官丞相斟酌着道:“陛下,姬帅不是杨大帅,他更加为自己考虑。不过臣担心以姬帅在朝中的威望,等臣离开之后,恐怕无人能与他对抗啊。”

“爱卿为什么要离开?”乾帝皱眉道。

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姬帅在朝中的地位太高。

尽管他相信姬帅不会背叛大乾,可是不背叛大乾和不背叛他、不背叛皇室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需要上官丞相帮他平衡姬帅的力量。

这方面陆总管是不行的。

特务头子和军方第一人比起来,份量还是差了很多。

而且监察司和军队向来配合密切,乾帝也不敢让陆总管和姬帅打擂台。

万一打着打着陆总管和姬帅合流了他就傻眼了。

只有文官之首的丞相,才最适合拿来制衡武将之首的元帅。

因为文武之争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

他不需要担心上官丞相和姬帅会合流,这在他的认知里根本不可能发生。

就好像魏君也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伪君子一样。

所以乾帝很上心上官丞相的话。

要是上官丞相跑了,他就真没有可拿来制衡姬帅的人了。

上官丞相此时的内心十分紧张,但是表面上却一点都看不出来,只是苦笑道:“陛下,老臣已经接近油尽灯枯,有些力不从心了。陛下还是要尽快为老臣寻找接班人才行,老臣这副久病之躯,怕是撑不了太久。”

乾帝闻言动容。

且破防。

大大的忠臣啊。

这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辛苦你了。你放心,你不负朕,朕必不负你。”

……

姬家。

魏君和姬帅是一道从皇宫出来的,姬帅就直接邀请了魏君去姬家。

然后向魏君简单的说了一下他的计划。

“我知道公布真相后,大乾会略有动荡,甚至军心也会有所不稳,但是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大乾一片祥和,上下一心,西大陆怎么敢出兵?修真者联盟和妖庭又怎么敢打起来?

“在我们的实力还没有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示弱就是必须的选择。没有破绽,那我们就主动卖一个破绽给敌人。”

魏君若有所思:“姬帅,我认为你的想法没有问题,不过还是那句话,你有把握控制住局面吗?万一我们内部动荡了,也挡不住敌人,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魏君倒是公开真相,反正又不是他的锅,公开了真相也是先帝被骂。

再说了,他要是公开了这一切,还有影子会来杀他。

魏君求之不得呢。

但是魏君不想局面失控,从而导致大乾陷入被动的局面。

姬帅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自信道:“十足的把握肯定是没有的,但是七成的把握本帅是有的。”

“七成。”

魏君点了点头。

“七成的话,的确可以赌了。”

一场战争有七成的胜率,这要是还不敢赌,那就不配赢。

而且像姬帅这种人,嘴上说有七成把握,实际上应该有九成。

姬帅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

魏君相信他。

所以当场做出了决定。

“好,姬帅,我相信你,就按你说的做。”

姬帅闻言大喜:“多谢魏大人。”

魏君摆了摆手,道:“都是为了大乾,姬帅要比我辛苦。”

“不,你比本帅更危险。我知道,影子一直在盯着这件事情。魏君你把真相公布在史书上之后,是会被影子盯上的,甚至会遭到影子的刺杀。”姬帅正色道:“明知有危险,但为了大义,魏大人依旧勇往直前,而且完全不提自己的难处,本帅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