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诸天万界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第4/7页)

说到这里,周芬芳战术后仰,直接威胁道:“和魏君为敌,就等于和两个圣人为敌。老王,你想死吗?”

王尚书:“……”

我当然不想。

而且我们也没和魏君为敌。

不过夏虫不可语冰,我们真正的谋划,自然不能让你知道。

不然就帮不到魏君了。

王尚书选择了坚守秘密。

见王尚书这么油盐不进,周芬芳有些恨铁不成钢:“老王,你怎么就那么死脑筋呢?儒家变成其他形状有什么关系?什么传统,都是扯淡的。只要儒家能继续强大下去,即便被改造了又如何?圣人再厉害也是当年的事情了,时代在变,世界在变,圣人就算是活到现在,也得跟着改变。不要墨守成规,我们是儒家,我们应该拥抱变化。”

王尚书在内心一个劲的点头。

直接就把周芬芳引为了知己。

周芬芳这番话,可太对他胃口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

儒家能够传承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每一个时代都能适应那个时代的运转规则,并加以改变。

这种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

所以儒家能够传承到今天,而且依旧在保持强大。

这种道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懂,不过王尚书懂,周芬芳显然也懂。

王尚书心道怪不得周芬芳年纪轻轻就能成圣,见识果然非凡,和我的想法简直一样一样的。

这么看来,我和周芬芳的想法一样,周芬芳是圣人,也就是说,我=圣人。

老夫也有成圣之姿啊。

王尚书创造了一个无法被驳倒的公式,顿时心满意足。

只是他依旧没有把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

虽然内心赞同周芬芳的观点,可是明面上,他必须要当好儒家保守派的旗帜。

惟其如此,才能够被那些反魏党的人当成是自己人。

这样才能够帮到魏君。

魏君为儒家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他们不能什么事情都让魏君顶在前面,总要为魏君做一些事情,哪怕魏君不需要。

这是一种态度。

儒家弟子,可以接受别人的帮助,但绝对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庇护,不然距离成为废物就不远了。

想到这里,王尚书对周芬芳道:“小周,我很尊重魏君的天赋,也很尊重他的能力包括为人,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魏君在我看来已经不算儒家弟子了,他不是在改造儒家,他是在杀死儒家。”

王尚书的这个理由,周芬芳还真信了。

因为魏君现在确实已经超脱了他儒家弟子的身份。

魏君的那些主张包括言论,也从来都不是儒家典籍上的。

事实上现在已经没有人把魏君当成儒家弟子看待了,世人更多的是把魏君当成了一个精神图腾,而且是自成一派的精神图腾,和儒家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

不然的话,大乾三巨头也不可能和魏君的关系都那么好,毕竟三巨头可是都看儒家弟子不顺眼的。

反魏党的人能把儒家视为自己人,和魏君现在的形象定位也关系很大,他们也不认为魏君是在传承儒家的荣光。

相反,他们认为魏君是在踩着儒家上位。

有些时候,路线之争,甚至比道统之争更加激烈,也更加不可化解。

王尚书给出的理由就是路线之争。

扯到这上面,即便是周芬芳,也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

王尚书也没有再给她开口劝说的机会,直接问道:“小周,你今天来找我,总不会是来故意炫耀你已经突破圣人这件事情吧?”

他不觉得周芬芳有那么无聊。

事实上,他低估了周芬芳。

这种事情周芬芳确实能干得出来……

好在今天周芬芳是带着任务来的。

周芬芳没好气的扔给了王尚书一份文件。

王尚书接过之后,定睛一看,整个人顿时就不会了:

《突破圣人的三十七种方法和二百九十一条可行性研究》!

王尚书直接好家伙。

“这是魏君总结出来的?”

周芬芳不高兴了:“你怎么不怀疑这是我总结出来的?”

王尚书看了周芬芳一眼,摇头道:“修炼,我不行。写文章,你不行。魏君,什么都行。”

周芬芳这个暴脾气:“老王你在说尼玛呢?老娘可是天下第一才女。”

王尚书呵呵一笑:“也就会写点无用的诗词,连点传世文章都没有。”

一边吐槽周芬芳,王尚书一边打开了魏君亲自撰写的这篇如何成为圣人的论文。

然后,王尚书的三观都被刷新了。

一把年纪的王尚书,甚至面色潮红,像极了回光返照的样子。

“小周,这真是魏君写的?你为什么拿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