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愿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2/3页)

因为是招待文化人,所以刘青山也就没去老房子,而是把大伙让到西院的新房子那边,这里的客厅足够宽敞。

大家坐下之后,都瞧着身前的桌子有点发愣。

这桌子造型奇特,古朴之中透着一股自然的气息,一时间,以这些文化人的见识,竟然也瞧不出来是什么木头做的。

这个就是刘青山从山上弄回来的那个琥珀木的桌子,七分天然,三分雕琢,当然非同一般。

就连桌子周围的几把椅子,一瞧也是老物件。

几个人再打量一下客厅里的陈设,又不由得暗暗吃惊。

三十多平米的小客厅,装饰得十分古朴优雅:南边的窗台上,几株君子兰舒展着修长的叶子,其中一株,正开着鲜红的花朵。

对着门的东面墙壁上,挂着巨幅山水画,色彩浓淡相间,一进门,就能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

靠北的墙壁上,则是一排精致的博古架,上面陈列着十几件玩意儿。

“青山,你这屋子不得了。”舒作家口中大赞。

而周老师则走到那副泼彩山水跟前:“这个倒有几分大千先生的风骨,咦,这还真是大师的手笔,难得难得。”

他平时最喜欢书画,因为父亲的缘故,见识颇多,一瞧上面的题跋和印章,就确定是真迹无疑。

“果然是五百年来一大千!”舒作家也是赞不绝口。

舒作家的母亲,曾经拜白石老人为师,所以他对书画也非常喜爱。

众人正在赏画,就听到脆生生的声音响起来:“林姨夫,还有各位叔叔伯伯,请喝茶。”

大伙回头一瞧,却是两个粉嘟嘟的小丫头,一个托着茶壶,另一个正在往桌上放着茶盏。

后面还跟着个更小的,小手牵着一只雪白的小猴子。

小白猿不大老实,窜到椅子上,毛手毛脚的,要去帮山杏拿茶杯。

小六子连忙将它抱在怀里,戳着它的小脑瓜:“小白,别把师兄的杯子弄碎喽。”

众人不觉莞尔,也就重新在桌前坐下。

小老四倒茶,山杏把茶盏依次递过去,嘴里还说着:“这是哑巴爷爷配制的药茶,各位叔叔伯伯请品尝。”

“哈哈,青山,你这几个妹妹真懂事,咦,这茶盏……”

周老师嘴里夸着夸着,目光就被那青花茶杯所吸引,他很想看看杯底的款识,可是里面的茶水太烫,一时间喝不到嘴里,好不着急。

好不容易把茶水喝完,周老师连忙翻过茶盏,果然,杯底有手写款:大清光绪年制。

周老师将杯子在手里把玩一阵:“可惜是光绪的,要是清三朝的官窑,那就更难得。”

其他人也都是一惊,舒作家摇摇头:“青山,你还真舍得呀,用这个喝茶?”

林子洲也笑:“还有小白,也不怕它毛手毛脚地给帮倒忙?”

刘青山笑而不语,这套茶具,是他收藏的茶具里面,最差的一套,所以才拿出来待客的。

这时候,小老四忽然插话:“嘻嘻,这些茶杯茶碗,大哥那还有十几套呢。”

真的假的?大伙有点不信,以为小孩子瞎说呢。

刘青山抬手示意一下:“诸位喝茶,这茶具嘛,用来喝茶,就算是物尽其用。”

听他这么一说,大伙的心态也就平和下来,慢慢啜饮,还真别说,这药茶喝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不大一会,郑小小就把路作家和高文学,以及海师兄都请了来。

文人雅士,一盏清茶,几番闲话,倒是颇为悠闲。

等到第二天上午,夹皮沟文学奖,终于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举行。

除了这些来宾以及县乡领导之外,夹皮沟的村民,老老小小的,几乎悉数到场。

刘青山主持颁奖典礼,也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第一项,自然是升国旗奏国歌,这个是必须的。

小老四和山杏两个小娃娃将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村里的小娃子都行队礼。

那些还没上学的鼻涕娃,也跟着举手,就是姿势不大正确。

然后就是由老支书,宣布第二届夹皮沟文学奖的获奖者。

只见支书爷爷戴上老花镜,穿着一身笔挺的干部服,不慌不忙地走到国旗前面的领操台上。

台下的二彪子,连忙举起照相机,和记者一起,咔咔照相。

老支书先向下面点头致意,然后还像模像样地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纸:

“下面由我宣布,第二届夹皮沟文学奖的获奖者是……”

老支书猛然想起来,昨天青山跟他说了,这个检查的查字,当姓的时候,读什么来着,叫他给忘了。

站在旗杆下面的山杏一瞧支书爷爷卡壳,就猜到咋回事,于是连忙在身后轻声道:“支书爷爷,是查,和扎锥子的扎一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