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亲爱的橡树(第2/17页)

“他家就他一个人。”

“他跟家里提你俩的事情了吗?”

“不知道。不知道他说过没。”多半没有,他还能跟谁说去?

“你们想好下一步怎么办了吗?”

“没有。”我连我是不是他女朋友这件事上,都还心存疑问,哪有想那么远。

“要不,你先找个借口搬出来,就说开学很忙单位太远了,所以住到学校去?这样小慕也不会和你生气?”

“我想想看。”

说是想想看,其实我丝毫从慕承和家里搬走的意思也没有,回忆起那天他说他不要我走的那个绝望的眼神,现在都有点心颤。

电视上那些母亲怎么骂情窦初开的女儿来着?

我坐在地铁的座椅上,看着漆黑的窗外,默默地在脑子里自言自语。

鬼迷心窍?

对,我就是鬼迷心窍。

我不但鬼迷心窍,还有点离经叛道了。

想到这里,我苦笑了下,正好瞧见坐车厢对面的青年情侣浓情似蜜。女孩说什么一嘟嘴,男生宠爱一般地捏了捏她的脸颊。可是女孩的嘴噘得更高,显然在继续撒娇。男生忍不住亲了她一口。

我不好意思直盯盯地看,别过脸。

旁边的一位提着无纺布口袋的中年阿姨,冷哼了一声,小小嘀咕了一声:“真不要脸,以为是自己家呢。”

我出地铁站,走了两条街,在菜市场买了点小菜回家,刚到教授院门口就听见有人叫我。转身去,看到一个大学的同学,隔壁班的。

她看到我手上的空心菜问:“你住这儿啊?”

“嗯。”我庆幸慕承和不在。她以前和我一起选了俄语课。如果要是看到慕承和跟我一起,两个人提着菜回家,不知道又是什么状况。

“后来,你去哪儿工作了?”我换了个话题说。

“我留校了呀。现在在外院的团委里做点事情。你呢?”她说。

“我在师大。”

“也挺好的嘛,咱们留个电话吧。”说着就把手机掏出来。

“这么热,你在这儿干吗呢?”

“嗨,等我姥姥,好不容易出门了,又说要上厕所,叫我在这儿等她。对了,薛桐,以前那个代我们课的那个俄语老师,忒帅那个,也住这儿,刚才我才见他进去。”

话没说完,住慕承和一楼那位老太太就赶着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看到我说:“哟,小薛买菜回来啦?小慕刚回去。”

我和这一老一少迅速地告了个别,匆忙消失。

回到家,看到慕承和跟我买得一模一样,正在厨房里择菜。

“怎么了?跟逃命似的。”他问。

“遇见我同学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看他没什么表情,我又说:“她家亲戚就住这楼。”

慕承和抬头瞅了我一眼,择菜的动作并未停下。

我承认,这一刻,我带点恶魔的心思在故意气他。心中就像有两个声音在吵闹,一个说:不该让大家知道,令他犯难;另一个则说:有什么的,全世界知道最好。

夜里,我在床上翻身,看到客厅的灯光从门缝里透进来,又突然难受起来。

以前我有个高中同学和我一起念了A大,她在数学系。大三的时候,也就是我大三时跟慕承和处于抬杠期的那会儿,她说他们系一个男生和自己的辅导员恋爱了。

这在当时我们看来也算很惊悚的事情,所以成了八卦广为流传。

可是细细一想,不是很正常吗?

大学生恋爱自由,可以喜欢师兄弟姐妹,可以喜欢工人农民,可以喜欢商人公务员,那为什么不能喜欢老师呢?

这件事,据说后来以那位女老师辞职作为终结。

那个同学说:“其实没什么,学校也没规定师生不能恋爱。只是很多学生和同事在背后指指点点,就说她勾引自己学生怎么的。那老师自尊心强,就辞职了。”

八月中旬,师大就开始为新生的入学工作做准备了。

我和张丽丽都要当新生的辅导员,所以学校又开会把规则记录强调了又强调。前几回给我们上“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魏老师又老生常谈。

“有的老师觉得一味地关心学生,和学生不分彼此,或者发展出友情就处好了师生关系,那是不正确的。”

“无论关系多么熟,都要记住一点,师生关系永远都是代际交往,老师是长辈身份。”

“我们平常说的师生平等,只是人格平等,而并非身份平等。”

“说这么半天,不就是那个意思。”张丽丽嘀咕。

“什么那个意思?”我问。

“不准师生恋呗。”张丽丽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些年轻男老师比较危险好不好,把他们叫过来单独教育不就行了,让我们陪着在这儿磨叽。那天我看报纸,说有个什么学校居然叫全校师生签军令状,里面就有一条:不以任何理由与学生谈恋爱或超出正常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