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页)

“你…你胡说!我听得清清楚楚,难道我会撒谎吗?”温老夫人气得站起来,“荣儿,这个毒妇不能留,那个孽障也不能留。她们是在咒我死!”

“母亲。”温夫人“扑咚”一声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我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心思,如果我真对您存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这些年我岂会尽心服侍您?还有玉姐儿,她可是您看着长大的,她是什么样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吗?岂能因为别人几句不怀好意的闲话,您就对我们起了猜忌。”

这个别人,当然是指叶娉。

叶娉冷笑,“我说什么了?明明是你们亲口说的,祖母亲耳听到的。上次如玉妹妹打了祖母的事,不会也是我胡编乱造的吧?当时郡王可也在场,大伯不信我,难道还不信郡王吗?”

不是说温国公看重自己的侄子,比亲生儿子还要器重。几次三番请旨想将国公府的爵位传给温御,全被温御给拒绝了。

以前她还仅是听听,并不当真。

人有亲疏,哪怕自己的儿子再无能,又有几个人会把家业传给侄子。如今她猜到了真相,只觉得讽刺。

温御是什么人,哪怕人人惧其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不可能说谎,也不屑于说谎。她只要一抬出温御,容不得温夫人辩解。

“娉娘,我以前待你不薄。原也不指望你能感恩,但你也不能恩将仇报,一朝得志便过河拆桥。玉姐儿更是视你如亲姐妹一般,什么好事都想着你。你不感激她也就罢了,为何如此污蔑她…”

“大伯娘,若是你死了,大伯想来应该会续娶吧?”叶娉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一句。

温国公愠怒,“休得胡言!”

这个叶氏不仅粗鄙,说话也极为刻薄。

“大伯,您听这话是不是也觉得不好?之前大伯娘对如玉妹妹说‘你祖母年纪大了,难免糊涂。我只是担心她的身体,也不知道熬不熬得住。’如玉妹妹则回道‘对,对,若是祖母去世,雪娘便要守孝三年,亲事必定要推迟。’她还加了一句‘三年时间,足够了!’”

“对,对,她们就是这么说的。”温老夫人大声附和。

叶娉道:“大伯,您仔细品品这些话,大伯娘当真是担心祖母,如玉妹妹又仅仅是心直口快吗?”

“她们哪里是担心我,分明是咒我死!”温老夫人一拍桌子,震得手疼。她可是亲耳听到的,荣儿总不能不信她,反而信了王氏的话。

温国公先是不语,自从当年那事之后,他对母亲早已没了母子之情。这些年他不愿过问世事,甚至沉迷书画也不愿立于朝堂,便是他对母亲无声的报复。

大错已成,王氏也是无辜之人。

为人子,当以孝道为重。他违心娶了王氏,这是他最大的孝。而今事过境迁,母亲又挑王氏的不是,到底是为什么?

他看向王氏,眼神复杂,“你说,是否如此?”

“国公爷,我知道现在说什么母亲都不会信我。这些年妾身是如何孝顺她的,您也是看在眼里的。妾身只是心寒,心寒母亲到头来居然会和妾身生分至此。”

“大伯,万事皆有因果。如玉妹妹咒祖母死,为的是什么?想必您也应该知道。此前外面一直在传沈世子和如玉妹妹将要定亲的事。侄媳问过沈夫人,沈夫人也很是纳闷,不知是何人所传。如玉妹妹对沈世子的心思人尽皆知,她不甘心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为了自己的姻缘,便生出如此歹毒的心思,岂是一句心直口快能遮掩的?”

温夫人面容悲苦,自责不已。“国公爷,这都怪我。我也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竟让别人如此算计。明明是担心之言,却生生被人曲解误会。既然如此,您休了妾身吧。妾身能与您夫妻一场,还生了一双儿女,已是再无遗憾。”

她这话明着是退让,其实是点出她不仅有温如玉这个女儿,她还有儿子温廷之。温廷之是国公府的世子爷,也是下一任国公。如果温廷之有一个被休弃的母亲,日后必是抬不起头。

温老夫人心口直喘,已经站不住。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叶娉扶她坐下,道:“祖母,孙媳只是担心如玉妹妹的病,怕是不宜继续留在府里。万一传了出去,对咱们国公府的名声也不好。”

这话给了她台阶,她当即怒道:“好好的孩子被你教成了什么样子!玉姐儿既然生了那样的病,留在府里迟早会是祸害。你找个庄子,送她走!”

她退了一步,温国公也在思量。

温夫人依旧悲苦,泪眼巴巴地望着温国公。

“国公爷,此前京中传成那样,如果这个节骨眼送玉姐儿出京,反倒是让世人越发误会,败坏我们国公府的名声。若不然就留玉姐儿在府里养病,不让她出门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