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3页)

建曌帝一笑,让还想说话的人都不敢说话了。以往陛下翘翘嘴角,就要出事,这次陛下笑了,这一个不慎会死人呐。

这时候所有人都确定了帝心所在就是郡主,可这第一个提出来的人只怕名声不好听,有谄上趋炎附势之嫌。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提出郡主的是太傅府的公子、户部侍郎,如今士林清流的领军人物、最年轻的阁臣陈栎川。这.....先不说他这么一提,在清流中就难再立足,就是于私,谁不知道太傅府嫡小姐想要为后的决心.....众人怎么都没想到第一个提出郡主的竟然是他。

还没等人反对,龙椅上的陛下先说话了:“爱卿是朕之肱骨,大胤能臣,识人方面也胜人一筹。”

众臣:.....陛下御极近十年,从未这样热情地夸过臣子,如今都便宜陈侍郎了。有了第一个出头担骂名的,其他人也敢说话吹捧郡主了。

圣心如此之明,建曌帝又不是个好说话的皇帝,被御史指着鼻子骂谄媚的臣子越来越多。

朝堂你来我往,两边人已经是泾渭分明。

徐士行饶有趣味地看着,没想到就是有意弹压着,英国公一党也壮大起来了,被他们拉上船的人还真不少。只是,在他们看来是上船,在徐士行看来却是被拉下水。

其中宋子明是言辞最激烈打冲锋的,他如今就是不想冲都没办法了,英国公就是把他当咬人的狗用的。不能咬人了,他就没用了。就是这个泰宁侯怎么能站队站得如此坚定,这明明该是一个很有分寸的聪明人呐。徐士行看着下面一个个义正词严,其实各怀心思的臣子,一个个琢磨过来,最后卡在秦执礼这边,他一时间想不通这样一个聪明人如何被英国公府拉下水的,还入水这样深。

就在英国公断定陛下纵然有弹压他们国公府的心思,但面对如此多官员站队,即使是大权在握的陛下,也不能不考虑一意孤行的后果。

他却低估了陛下一意孤行的决心。

既然这么些官员都下了水或者说上了不该上的船,确实难办,但也不是一个办法都没有,例如徐士行决定采取的办法——全撸下来。如今大胤稳定,国泰民安,外敌无扰,边境安全,他难道还慢慢给这些错了方向的讲道理哄着他们不成?

所有人都以为前朝就立后这件事必然会僵持已久,谁也没想到一切迅速结束了。不仅是陛下手起刀落的决断,此时让所有人更意外的已经不是太傅府陈侍郎的站队,而是宗室站了郡主的队。

皇族宗室支持立坤仪郡主为后!

这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听到消息的太后简直惊到半天说不出话!她始终称病不动,就是因为她知道不管是前朝还是宗室这两关都难过。

柳嬷嬷也是一脸凝重,“谁也想不到老王爷亲自游说宗室。”

“老王爷?”太后声调都变了,“他不是老到这两年都不出府了,说是连歌舞都没多少心思听了?”他出来为立后奔波,为郡主站台,他这是中邪了?被郡主做法魇镇住了?

“谁不是这样说呢!”柳嬷嬷声调也是控制不住的尖,这真的太让人意外了。

老王爷府中

老王爷和郡主两人都看着院子中蹲在那里看蚂蚁就能看很久的小世子。

“陛下也知道了吧?”

谢嘉仪点头。

老王爷突然笑了,笑着告诉谢嘉仪:“徐氏皇族出三种人。”

看着郡主询问的眼神。

他苍老的声音慢慢道:“情种,疯子。”

谢嘉仪问:“第三种呢?”

老王爷看了她一眼,缓缓道:“疯子情种。”谢嘉仪闻言愣住,好一会儿才说:“陛下不是。”徐士行心中有江山,江山为重。

老王爷没有认同也没有反驳,只是重新看向院子中依然安安静静蹲在那里看蚂蚁的小世子,喃喃道:“可真像啊。”跟闵怀太子可真像啊。

陛下拿下了前朝,宗亲又都支持,就连民间也全是一片支持之声,各种祥瑞福兆被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不让郡主为后天都不答应了一样。

寿康宫的心口痛也没能拦住即将到来的封后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