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三条弹幕(第2/5页)

元容没理他,听见顾休休偏软的嗓音:“殿下怎么没有扎孔明灯?”

她思考了一下:“……你不会扎吗?”

刘廷尉接话道:“女郎们玩的东西,太幼稚了,长卿可看不上……”

话还没说完,就被元容打断了:“嗯,孤不会扎。”

刘廷尉:“……”若是他没记错的话,元容三岁就开始扎孔明灯玩了。

他讪讪摸了一下鼻子,在心底冷哼一声。

明明方才他叫元容一起扎孔明灯,元容还轻笑一声:“幼稚。”而后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邀约。

真是重色轻友!

见元容走近了,顾休休小心翼翼地护着身后的孔明灯,恨不得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用身子遮住。

知妹莫若姐,顾月看顾休休藏着那盏孔明灯十分辛苦的样子,笑了笑,站起身。

她拾起软绸上的孔明灯,并着顾休休藏在身后的那盏,一起抱了起来:“豆儿,你教教太子殿下,我先去将这几盏孔明灯放了去。”

顾休休怕自己孔明灯上的字被元容看到,连忙点头:“阿姐先去。”

直到顾月抱着她的孔明灯走得远了,她才舒了口气,转过头向元容挥了挥手,示意他坐在自己身旁:“殿下,我教你怎么扎孔明灯,很简单的……”

刘廷尉识趣地带着虞歌,在顾休休一旁寻了处老树桩,给虞歌铺上软绸垫子,借了顾休休的笔墨给孔明灯上写字去了。

只留下两人坐在那方丝绸软缎上。

元容与她保持着些距离,两人之间大概还可以再塞下一个刘廷尉。

顾休休拿起竹条,皙白的手指将竹篾轻松地掰弯,折成想要的弧度形状,细声耐心地教他:“底部是空的,将白纸罩在竹条外糊上,留出一部分放蜡烛的空隙……”

他坐在她身侧,似是神情专注地看着她,月光倾泄流淌,如银绸,如白霜,细碎的光盛在她的浅瞳中,恍若星河,灿灿生辉。

她的嗓音清软偏柔,一字一句吐字清晰,点涂着绛色口脂的唇瓣微朱,轻轻翕动着,时而露出贝齿莹白。

“殿下……你看懂了吗?”顾休休讲得口干舌燥,却迟迟不见回应,放下手中的竹篾,向他看去,便见他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洛阳城中,痴迷她容貌的男人并不少,但他们看她的眼神中,大多都带着亵渎之意。

唯有元容,他目不转睛看着她,却又不染丝毫亵渎,眼神明澈又清透。

看便只是单纯的看。

顾休休还以为自己脸上沾染了什么,小手在脸颊上胡乱摸了两下:“……殿下?”

这次元容回过神了。

他从她手中接过没有编完的竹条,低声道:“看懂了。”说着,他用了极短的时间,也就是顾休休眨了几下眼之间,便将未完成的孔明灯扎好了。

“……是这样吗?”

顾休休看着扎好的孔明灯,毫不吝啬地夸赞道:“就是这样,殿下真厉害!”

分明就是个小玩意儿,就算是不会的人,学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她的语气却像是他拯救了天下苍生似的,充满了赞赏与敬佩。

元容提起孔明灯,看了两眼:“这有什么厉害的。”说话时语气平静无澜,似是没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嘴角却轻轻扬了起来。

“殿下,按照习俗,要在孔明灯上写下心愿,放到天上去。只要诚心实意,老天爷收到心愿祈福,就会帮你实现!”

虽然这只是北魏民间的一种说法,但顾休休却说得认真,仿佛孔明灯放到天上去,心愿就真的会被实现似的。

元容让人取来了笔墨,提笔蘸墨,却顿住了笔:“你的心愿是什么?”

“……”顾休休神色不自然地转过头,轻咳了一声:“没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

元容微微颔首,见她不想多说,也没有强迫她。只是若有所思地提起笔,在孔明灯的正反面,分别写了一行字。

顾休休只看到其中一面——写得是灭胡人,葬故人——另一面被他遮住了,就像是她方才那般小心翼翼地模样。

虽然心里有些好奇,但总不能伸长了脑袋去看,倒显得自己很八卦的样子。

这时候,弹幕实时飘过——

【我看到啦!太子另一面写得是‘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是什么意思,来个文化人翻译一下】

【百度了,意思是如果我有幸能活着,就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念你*】

【呜呜这是糖里藏刀吗,对不起想到太子命不久矣,我已经要哭出声了】

顾休休看着那条弹幕愣了一会,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殿下,我们去放孔明灯吧。”

顾月拿走了她的孔明灯,她便将剩下的几盏孔明灯都拿了去,走到一片荒野空地,吹燃火折子,将蜡烛点燃,捧着孔明灯向上托去。